"最是一年秋好处":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秋天这个时候。
"橘绿橙黄":橘树翠绿、橙子金黄,
"半带金茎露":还带着金茎上的露珠。
"翠幕珠帘开紫府":华丽的翠幕珠帘开启,如同仙境紫府。
"五云深处台星聚":五云深处众星相聚。
"昨夜玉皇传诏语":昨夜仿佛玉皇传来诏语。
"闻道君家":听说你们家,
"勋业高前古":功勋业绩比前代古人还要卓著。
"赐与金丹并玉醑":赐下金丹和玉醑。
"壶中日月留长住":希望您在如壶中仙境般的生活里长久停留。
金元之际文学家、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学宏词,授儒林郎,任国史院编修。金亡不仕。元好问工诗文,亦擅词。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题材广及山水、伤乱、咏怀、寄赠等方面。词学苏、辛一派,早期风格豪放;中年后遭际沧桑,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于一炉。著作有《遗山集》。又编选金一代诗歌为《中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祝贺词。词开篇描绘一年中最美是秋天,橘树翠绿、橙子金黄,还带着金茎上的露珠。通过对秋日景色、神话场景的描绘以及玉皇诏语的想象,表达了对被祝贺者勋业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2. 写作手法
用典:“半带金茎露”巧用汉武帝金铜仙人承露盘典故,原意是汉武帝为求长生,在建章宫前铸铜人,手托承露盘承接甘露,以为饮之可延年益寿。在这首词里,作者用此典暗喻盛世气象,借汉武帝时期追求祥瑞、盛世求仙的背景,暗示当下如同当时的盛世一般,有着美好的寓意和氛围。虚实相生:“翠幕珠帘开紫府”等句虚实相生,妙在以实带虚、化虚为真。“翠幕珠帘”为现实华贵之景,“紫府”却属神话仙境,实笔起笔便引虚境;“玉皇传诏“本属虚无缥缈的天界想象,却以“昨夜”的现实时间锚定,使虚笔落地。虚实之间,既借神话的庄严感抬升境界,又以人间意象赋予想象以质感,让颂赞之情在现实与幻境的交织中,既瑰丽璀璨又底蕴深醇,成就了超越时空的艺术张力。双关:“翠幕珠帘开紫府”“紫府”它既指道教仙宫,在词中描绘出一个超凡脱俗、神圣美好的仙境场景;又暗喻朝廷官署,通过这种双关表达,使词句在表面的仙境描写之下,可能还蕴含着与朝廷相关的深层含义,增添了诗歌内涵的丰富性与表达的含蓄性。
3. 分段赏析
上阕:“最是一年秋好处。橘绿橙黄,半带金茎露”,词人开篇点明秋季的美好,橘绿橙黄的色彩描绘出秋日丰收的景象,“半带金茎露”则为画面增添了清新、灵动之感,营造出一种祥瑞、喜悦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翠幕珠帘开紫府。五云深处台星聚”,从现实之景转入神话般的想象,翠幕珠帘开启,如同仙境紫府,五云深处台星相聚,描绘出一幅庄重、华丽且神秘的画面,暗示被祝贺者的身份不凡,为下文对其勋业的赞美埋下伏笔。下阕:“昨夜玉皇传诏语。闻道君家,勋业高前古”,运用想象,借玉皇传诏,直接称赞被祝贺者家中勋业高过前人,将对被祝贺者的赞美推向高潮,这种借助神话传说的方式,使赞美更具权威性和庄重感。“赐与金丹并玉醑。壶中日月留长住”,继续以想象的方式,说玉皇赐下金丹和玉醑,希望被祝贺者能在如壶中仙境般的生活里长久停留,表达出对被祝贺者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将美好的愿景融入神话情境之中,使祝愿更具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