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ng
zhōng
·
·
rén
yuè
yuán
·
·
shān
zhōng
shū
shì

朝代:元作者:张可久浏览量:3
xīng
wáng
qiān
fán
huá
mèng
shī
yǎn
juàn
tiān
kǒng
lín
qiáo
gōng
màn
cǎo
chǔ
miào
hán
shù
jiān
máo
shè
cáng
shū
wàn
juàn
tóu
lǎo
cūn
jiā
shān
zhōng
shì
sōng
huā
niàng
jiǔ
chūn
shuǐ
jiān
chá

译文

千古以来,朝代的兴盛衰亡就如同一场繁华的梦,诗人看尽世间沧桑,已厌倦了天涯漂泊。孔子家族墓地中,乔木生长,吴国的宫殿如今已长满荒草,楚国的宗庙中,只有寒鸦飞来飞去。几间简陋的茅草屋,里面珍藏着万卷诗书。人到老年,便在这乡村安家。在山中能做些什么呢?用松花酿酒,拿春天的河水煮茶。

逐句剖析

"兴亡千古繁华梦":千古以来,朝代的兴盛衰亡就如同一场繁华的梦,

"诗眼倦天涯":诗人看尽世间沧桑,已厌倦了天涯漂泊。

# 诗眼:诗人的洞察力。

"孔林乔木":孔子家族墓地中,乔木生长,

# 孔林:指孔丘的墓地,在今山东曲阜。

"吴宫蔓草":吴国的宫殿如今已长满荒草,

# 蔓草:蔓延滋长的野草。,吴宫:指吴国的王宫。也可指三国东吴建业故宫。

"楚庙寒鸦":楚国的宗庙中,只有寒鸦飞来飞去。

# 楚庙:指楚国的宗舍。

"数间茅舍":几间简陋的茅草屋,

"藏书万卷":里面珍藏着万卷诗书。

"投老村家":人到老年,便在这乡村安家。

# 投老:临老,到老。

"山中何事":在山中能做些什么呢?

"松花酿酒":用松花酿酒,

# 松花:松树的花粉,可以用来酿松花酒。

"春水煎茶":拿春天的河水煮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人月圆・山中书事》是元代张可久创作的一首散曲。该曲主题围绕感叹古今兴亡、表达隐居志趣展开。上片以“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总起,感慨历史兴衰如梦,自己对尘世厌倦。接着以“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为例,展现往昔繁华如今的荒凉。下片描绘山中生活,“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写居住环境与生活状态,“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体现隐居的闲适自在。运用了借景抒情、用典等。借孔林、吴宫、楚庙等历史遗迹,抒发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景衬情,描绘山中生活场景,表达隐居之乐。上片咏史,从时间与空间角度,纵览历史兴衰;下片抒怀,写隐居生活的质朴与惬意。此曲风格豪放又不失闲适,语言浅近质朴,情感由对历史兴亡的激愤逐渐趋于平静,体现了作者勘破世情、厌弃风尘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散曲作家

张可久(1280~1350?),元代散曲作家。号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移居杭州。延祐末年任绍兴路吏,历桐庐典史、徽州路税务大使等职,后归隐西湖以终。张可久能诗词,尤以散曲知名于世,与散曲作家乔吉并称“张乔”或“乔张”。今存其小令八百五十余首,套曲九套。作品风格清雅明丽,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常常熔铸诗词名句。《太和正音谱》称“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如瑶天笙鹤”。生前曾编定《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四种散曲集,已散佚。今传有《张小山小令》《小山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人月圆・山中书事》由元代张可久所作。张可久一生怀才不遇,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转首领官,仕途坎坷。他遍历江南名胜古迹,对世态炎凉有深刻体会。此曲当作于其寓居西湖山时,作者借曲中兴亡之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为异族统治者服务)的悔恨与看破世情、渴望隐居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元代的散曲,也是一首咏史抒怀题材的作品。它描绘了历史上的兴衰变迁,如孔林的乔木、吴宫的蔓草、楚庙的寒鸦,体现了往昔繁华的消逝。同时展现了作者隐居山中的生活,数间茅舍、万卷藏书,以及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的闲适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借历史遗迹的景象,写出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宁静山居生活的追求。

2. 写作手法

用典:“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墓地,在山东曲阜。孔子为儒家学派始祖,影响深远。“孔林乔木”借指辉煌文化传承,如今只剩乔木,暗示儒家文化虽存但有衰微,体现历史变迁。 “吴宫”是春秋吴王夫差宫殿,他曾在此享荣华、建霸业,后吴国灭亡,宫殿荒芜。“吴宫蔓草”绘出宫殿荒草覆盖之景,暗喻霸业成空,凸显朝代兴衰无常。 “楚庙”即楚国宗庙,楚国曾为战国强国。楚国覆灭后,宗庙破败,“楚庙寒鸦”烘托昔日辉煌不再的凄凉,见证历史兴衰。 词人以鼎足对形式用这三个典故,多角度展现朝代更迭兴衰,让读者体悟千古繁华如梦、世事无常,丰富作品内涵,增强历史厚重感。

3. 分段赏析

开篇“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笔力雄健。“千古”将时间维度无限拉长,纵览古今兴衰;“天涯”则拓宽空间视野,遍历四方世事。从历史变迁与个人经历两个层面,作者似参透人生哲理:朝代更迭、英雄荣辱,皆如梦幻泡影,转瞬即逝。这恰如他在《普天乐・道情》中所叹“北邙烟,西州泪,先朝故家,破冢残碑”。“诗眼”,是其洞察世事的目光。作者一生辗转于湘、鄂、皖、苏、浙等江南多地,奔波劳碌,却仅任过路吏、桐庐典史等卑微职务。“倦”字饱含奔波之苦、怀才不遇之怨、世态炎凉之酸。诸如“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普天乐・秋怀》)等喟叹,以及“人生底事辛苦,枉被儒冠误”“半纸虚名,十载功夫。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庐”(齐天乐过红衫儿)的愤懑,皆可见其对漂泊与坎坷境遇的厌倦,为后文隐居之念埋下伏笔;而“天涯”一词,又为“孔林”三句蓄势。“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以鼎足对的形式,铺陈千古繁华皆如梦的事实,亦是作者遍历“天涯”的感悟。孔林,孔子及其后裔安息之所,树木葱茏;吴宫,曾是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奢华宫殿,如今荒草蔓生;楚庙,往昔祭祀之所,现仅寒鸦栖息。正如李白诗中“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所描绘,即便如孔子般圣贤、吴王般雄杰、楚庙般庄重,历经岁月,也只余荒芜。“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描绘出隐居生活的淡泊与惬意。“投老”点明晚年归乡。“茅舍”“村家”“山中”,紧扣题目,凸显隐居地的清幽、质朴与安宁,远离尘世喧嚣,有自然美景相伴,是漂泊倦怠后的理想归宿。“藏书”“酿酒”“煎茶”,展现出作者诗酒自娱、逍遥自在的生活。万卷藏书,可读之不尽;松花春水,取用不竭。饮酒赋诗、读书品茶,足以慰藉晚年。结合作者“英雄不把穷通较”“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等诸多自白,可知这看似闲适的生活背后,实则潜藏着对世俗的愤懑、对权贵的傲然。

4. 作品点评

这首元代散曲,借感慨历史兴亡,传递出作者勘破世情、厌弃尘世的人生态度,以及于山水间诗酒自娱的恬淡心境。此散曲风格豪放,情感直露,不事雕琢。感情从浓烈愤激渐趋平和,语言浅近自然,却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词通篇清辞丽旬,骈散相济,格调雅正,不脱自然本色,所以为佳。

清文人杨积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李俊民《过云台》

下一篇:元·马钰《清心镜 京兆全真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