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沙如雪水无声":江边的沙滩像雪一样洁白,江水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
"舟倚蒹葭雁不惊":小船停靠在芦苇旁,芦苇丛中的雁群也没有被惊动。
"霜气隔篷才数尺":船篷外的霜气距离船篷只有几尺远,
"斗杓插地已三更":北斗星的斗柄斜插在地平线上,此时已经到了三更时分。
"抛书枕畔怜儿子":诗人把书抛到枕边,心生怜爱,思念起远方的儿子,
"看剑镫前慨友生":在灯前看着剑,感慨友人的命运。
"尚有乘桴无限意":诗人内心仍然怀有乘船远行的无限想法,
"催人摇橹转江城":这种想法催促着诗人摇动船桨,继续前往江城。
元代文学家
虞集(1272?~1348),元代文学家。字伯生,号邵庵、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今属四川眉山),后迁居临川崇仁(今属江西抚州)。南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早年从吴澄受学,大德初年,被举荐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历任国子助教、博士等。文宗时以奎章阁侍书学士,与赵世延编纂《经世大典》,卒谥文靖。虞集作为当时的馆阁文臣,又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观贵人的碑版,与杨载、范梈、揭傒斯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其诗宗尚唐风,多唱和酬赠之作,格律谨严,成就主要在七律,代表作如《挽文丞相》《遣兴》《送袁伯长扈从上京》。虞集的文章多宣扬伦理道德,推崇儒家经术,其与揭傒斯、黄溍、柳贯并称“儒林四杰”。其散文善议论,纵横无碍,朝廷宏文高册,也多出其手。亦能词。有《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等著作传世。
1. 分段赏析
首联:“江沙如雪水无声,舟倚蒹葭雁不惊”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江边夜景。江边的沙子洁白如雪,水面静谧无声,小舟停靠在芦苇旁,周围的雁群毫无惊扰。这种静谧的氛围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颔联:“霜气隔篷才数尺,斗杓插地已三更”通过描写夜晚的寒冷和时间的流逝,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霜气隔着船篷只有几尺远,斗杓星高悬,显示夜已深。诗人以自然景象为媒介,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沉思。颈联:“抛书枕畔怜儿子,看剑镫前慨友生”由景入情,诗人的情感开始转向对家人和友人的思念。诗人抛下书本,思念远方的儿子,表现出对家庭的眷恋和对孩子的深情关怀;而在灯下看剑,又感慨友人的命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一联通过对比,将亲情与友情交织在一起,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尾联:“尚有乘桴无限意,催人摇橹转江城”笔锋一转,诗人虽然心中充满了对家人和友人的思念,但依然怀抱着对未来的希望与追求。他心中仍有无尽的愿望,催促自己继续前行,摇橹前往江城。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使整首诗充满了力量,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