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衣还怯东风瘦":轻柔的罗衣还惧怕东风带来的寒意,
# 怯东风瘦:即弱不禁风。,罗衣:一种丝质的轻便衣服。此指穿着罗衣的人。
"不似少年游":已不复当年少年出游时的无畏与欢畅。
"匆匆尘世":时光匆匆,尘世如梦,
"看看镜里":转眼间照照镜子,
"白了人头":发现头发已经斑白。
"片时春梦":人事繁华如春夜的梦境容易消逝,
# 片时春梦:喻人事繁华如春夜的梦境转眼即逝。
"十年往事":十年的往事,
"一点诗愁":都化作了心头的一点诗意愁绪。
"海棠开后":海棠花开后,
"梨花暮雨":紧接着是梨花在暮雨中凋零,
# 梨花暮雨:这是说梨花落,春已残。
"燕子空楼":空荡荡的楼阁里,只有燕子独自徘徊。
# 燕子空楼:燕子楼,在今江苏徐州市。白居易《燕子楼诗序》“徐州故尚书(张建封)有爱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尚书既没,彭城有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不嫁,居是楼十余年。”苏轼《永遇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元代散曲作家
张可久(1280~1350?),元代散曲作家。号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移居杭州。延祐末年任绍兴路吏,历桐庐典史、徽州路税务大使等职,后归隐西湖以终。张可久能诗词,尤以散曲知名于世,与散曲作家乔吉并称“张乔”或“乔张”。今存其小令八百五十余首,套曲九套。作品风格清雅明丽,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常常熔铸诗词名句。《太和正音谱》称“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如瑶天笙鹤”。生前曾编定《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四种散曲集,已散佚。今传有《张小山小令》《小山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人月圆・春日次韵》为元代张可久创作的元曲,属于感怀题材。全曲通过细腻笔触,将失意文人的复杂心境向好友娓娓道来,围绕着对人生境遇的感怀与喟叹,尽显岁月流逝与命运无常带来的忧愁。
2. 分段赏析
“罗衣还怯东风瘦,不似少年游”两句是主人公自我状态的呈现。“罗衣还怯东风瘦”,一个“怯”字生动地描绘出主人公在东风吹拂下,身着罗衣却仍觉清寒瘦弱的模样,侧面烘托出其内心的凄苦与落寞。“不似少年游”将当下的状态与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形成鲜明对比,直接点明时光流逝,心境已截然不同,往昔的蓬勃朝气不再,徒留如今的衰颓与失意。“匆匆尘世,看看镜里,白了人头”三句是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匆匆尘世”高度概括了岁月在尘世中飞速流逝的状态,仿佛世间万物都在这匆匆中运转。“看看镜里”是主人公审视自我的动作,通过照镜子这一日常行为,引出“白了人头”的结果,直白地展现出时光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痕迹,岁月无情,曾经的青丝已悄然变白,表达出对时光一去不返的无奈与喟叹。“片时春梦,十年往事,一点诗愁”三句是对过往经历与当下情绪的凝练表达。“片时春梦”将过去的时光比作短暂的春梦,极言岁月的虚幻与易逝,一切仿佛在梦中匆匆而过。“十年往事”具体点明过去的漫长岁月,这十年间经历了诸多事情,如今回首却如梦幻。“一点诗愁”则表明这所有的过往都化作了诗中的那一抹愁绪,虽说是“一点”,却蕴含着无尽的复杂情感,有对往事的追忆,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海棠开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楼”三句是借景抒情的典范。“海棠开后,梨花暮雨”描绘出一幅春日的衰败之景,海棠花盛开之后,紧接着便是梨花在暮雨中凋零,这两种花的相继凋谢既点明了春日已渐入尾声的时序变化,又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暗喻青春年华的一去不复返,蕴含着浓浓的伤感情绪。“燕子空楼”中,燕子归来,却面对空荡荡的楼阁,无处可依,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主人公无所寄托、孤独怅惘的心境,这景中之情,深沉而幽远,令人动容。
上一篇:元·姬翼《望梅花 衲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