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红绣鞋·晚秋

朝代:元作者:李致远浏览量:3
mèng
duàn
chén
wáng
luó
qíng
shāng
xué
shì
yòu
jiàn
西
fēng
huàn
nián
huá
shù
bēi
tiān
lèi
jiǔ
diǎn
sòng
qiū
huā
xíng
rén
tiān

译文

从与洛神相会的梦中醒来,有如白居易作《琵琶行》那样感伤。秋风又起流年易逝。几杯酒下肚勾起伤心的眼泪,黄花几点送走了秋光,独自一人浪迹天涯。

赏析

1.

此曲以晚秋作题,描写送别时的伤感。晚秋本身有一种凄凉萧瑟的气氛,更加快衬出伤感离别之痛,反映出作者与洛神失之交臂的无限痛苦。运用典故闪示意象而不加详述,从而启动读者的经验和联想,是古代文学作品常用的表意手法。文章开头连用陈王罗袜、学士琵琶两个典故,开篇点题。接着又用泪酒和秋花两个意象,来加强文章的伤情色彩。面对漂泊天涯的处境,只能酒泪齐下,有着无限的哀思。挥手自此去,天涯两地人,加上作品中着意突出深秋的肃杀,收到令人了黯然神伤的效果。从曲子起首两句的两则典故来看,内容都同异性之间的萍水相逢有关,这种邂逅引出了一段动情的故事,然而其悲剧性正在于情缘的昙花一现。诗人已明知梦断,却依然禁不住情伤,可见他的一往情深,这种注定无法再现的情梦,便为全曲定下了一种惆怅与失落的基调。值得一提的是,曹植的《洛神赋》记称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虽未说明具体的时日,但赋中有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语,可知他与洛神的相遇正值秋季;而白居易《琵琶行》,则明言枫叶荻花秋瑟瑟、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个典故都符合晚秋的题面,在本作中恐怕不是偶然的。这样一来,又见西风换年华,既是作者的真切感受,又与前述的典故照应相合,就更觉意味深长了。在秋天的悲凉气氛中,作者又以苦酒与残花为陪衬,叙出了自己天一涯的漂泊现实。一场情梦本就无凭,再加上时间的暌隔(又见西风换年华)与空间的距离(行人天一涯),就使人倍觉不堪了。作品的每一句都不啻为一声叹喟,诗人将这种种内容纳于晚秋的题目之下,其处境与心境的悲凄,就是呼之欲出的了。此曲的主要艺术特色是大量引用前人离别伤感的诗句,来表现作者的离愁别绪,堪称一首写离别的佳作。文章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全文写离别却无一离字,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郑禧《木兰花慢·望斜杨袅翠》

下一篇:元·王寂《渔家傲 夫人生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