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晓色瑞烟浓":到了冬至节,京城中的天色才刚刚拂晓,浓浓喜气已经弥漫京城了,
"名纸相传尽贺冬":人们互传名片道贺节日。
# 名纸:名片。古代发明纸以前,削竹本以书姓名,故谓之刺,或叫名刺。纸发明以后,书名在纸上,称名纸。
"绣幕家家浑不卷":大户人家的绣幕完全敞开着,都在冬至节的时候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 浑:全,全然。,绣幕:装饰很漂亮的窗帷或帘幕,这里指大户人家。
"呼卢笑语自从容":家家趁着冬至,从容地玩耍着。
# 呼卢:古代一种赌博游戏。共有五子,五子全黑的叫“卢”,得头彩。掷子时,高声叫喊,希望得全黑,所以叫“呼卢”。
"癸酉岁长至节":癸酉年冬至节,
"效王建体偶成绝句十首":效仿王建的诗体偶然写成十首绝句。
"余年始二十":我当时年龄才二十岁,
"即一时之事":(诗作)记录一时的事情,
"寓一时之意":寄托一时的心意,
"故沦落不复收":所以(后来)散落遗失没有收录。
"今于故箧中得其旧稿":如今在旧箱子里找到这些旧稿,
"青灯三复":在青灯下多次重读,
"如对故人":如同面对老朋友。
"乐天云":白居易说:“
"欲留年少待富贵":想要留住青春年少等待富贵到来,
"富贵不来年少去":富贵未到青春年少却已逝去。”
"乃知年少承平之乐":于是才知道年少时太平生活的快乐,
"诚不易逢":实在难以遇到。
"三十余年":三十多年过去,
"恍一梦寐":恍如一场梦。
"吁":唉,
"予老矣":我已经老了!
"满簪华发":发簪上插满白发,
"投迹空林":隐居在空寂的山林,
"情之所来":情感涌来时,
"不觉涕下":不知不觉流下眼泪。
"故录于卷末":所以把(这些诗)收录在卷末,
"以重感慨云":来加重感慨之情。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节令诗。描绘了冬至清晨京城街巷的喜庆景象,人们互递名帖贺冬,家家绣幕低垂,屋内传来掷骰谈笑的声响,通过街景与家宅的细节对照,展现了市井百姓过节时悠闲热闹的生活气息。
2. 写作手法
环境描写:“天街晓色瑞烟浓”通过“天街”“晓色”“瑞烟”等意象,直观呈现冬至清晨京城的祥和氛围,为全诗奠定基调。细节描写:“呼卢笑语自从容”聚焦于百姓家中掷骰谈笑的生动场景,以这一典型细节展现市井生活的欢快气息,使节日氛围更加真实可感。远近结合:“天街晓色瑞烟浓”展现京城全景,“绣幕家家浑不卷”聚焦百姓家宅,通过宏观与微观的切换,生动呈现冬至节日的整体氛围与市井细节。反衬:以动衬静,“绣幕家家浑不卷”写户外静谧,“呼卢笑语”传屋内喧闹,动静相衬,更显节日里百姓安居乐业的悠闲状态。
3. 分段赏析
“天街晓色瑞烟浓”这句描绘了冬至清晨的京城景象。“天街”点明地点在京城主干道,“晓色”交代时间是天刚亮,“瑞烟浓”则写出了冬至特有的祥和氛围,家家户户升起祭祀的烟雾,为节日增添了几分庄重感。“名纸相传尽贺冬”这句写的是人们互赠名帖的习俗。“名纸”就是现在的贺卡,“相传”说明这个动作是相互的,“尽贺冬”三个字简单直接地写出了人们都在庆祝冬至的热闹场景,展现了民间过节的淳朴风俗。“绣幕家家浑不卷”这句通过细节描写大户人家的生活。“绣幕”指精美的门帘,“浑不卷”说明都放下来了,暗示屋里有人,也从侧面反映出冬至这天大家都在家里过节,没人外出的情景。“呼卢笑语自从容”这句生动地记录了屋内人们的活动。“呼卢”是古代一种掷骰游戏,配上“笑语”二字,把人们玩游戏的欢快声音都写出来了,“自从容”则表现出大家过节时的悠闲状态,没有平日的忙碌和拘束。
上一篇:元·王哲《如梦令 蒙友惠词》
下一篇:元·邵亨贞《诉衷情 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