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àn
xìng
sān
shǒu
èr

朝代:元作者:王冕浏览量:3
zhōng
tiān
cuì
céng
yīn
xuě
yáo
fēi
luò
yuǎn
cén
bái
yuè
fēn
shuāng
qīng
fēng
shí
tīng
wàn
sōng
yín
fàng
huái
怀
jìn
cóng
shī
jiǔ
xíng
lùn
jīn
jūn
fēi
liǎng
shī
zhú
mǎn
shān
lín

译文

天空中央积聚的翠绿草木形成浓厚的层层树荫,像雪一样洁白的瀑布从远处飞落,坠入遥远的山峦之中。洁白的月光下,夜晚时分有双鹤起舞,清风中,时常能听见万松的吟啸之声。放开胸怀尽可寄情于诗酒,行乐之时又何须议论古今。我想要和你一起穿上能飞的鞋子,在山林中自由穿梭,把诗句题写在物体上,把文字刻在竹子上,让山林到处都留下我们的痕迹。

逐句剖析

"中天积翠郁层阴":天空中央积聚的翠绿草木形成浓厚的层层树荫,

"雪瀑遥飞落远岑":像雪一样洁白的瀑布从远处飞落,坠入遥远的山峦之中。

"白月夜分双鹤舞":洁白的月光下,夜晚时分有双鹤起舞,

"清风时听万松吟":清风中,时常能听见万松的吟啸之声。

"放怀尽可从诗酒":放开胸怀尽可寄情于诗酒,

"行乐何须论古今":行乐之时又何须议论古今。

"我欲与君飞两舄":我想要和你一起穿上能飞的鞋子,在山林中自由穿梭,

"题诗刻竹满山林":把诗句题写在物体上,把文字刻在竹子上,让山林到处都留下我们的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漫兴三首(其二)》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一幅壮美且清幽的山水图景,首联展现高山翠郁、雪瀑飞落的宏大画面;颔联刻画白月下双鹤起舞、清风中万松吟唱的静谧之景。在此基础上,颈联抒发放怀诗酒、行乐当下的豁达情怀,尾联则表达与友人一同游赏山林、题诗刻竹的愿望。全诗语言自然明快,风格豪迈洒脱,尽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超脱尘世的隐逸之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中天积翠郁层阴,雪瀑遥飞落远岑。”诗人开篇便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中天之上,翠绿的山峦层层叠叠,阴翳浓郁;远处,雪白的瀑布如银河落九天般飞落远处的山巅。此联从大处着笔,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为全诗奠定了豪迈的基调。颔联“白月夜分双鹤舞,清风时听万松吟。”当夜幕降临,明月高悬,洁白的月光洒下,一双仙鹤在月色中翩翩起舞;清风拂过,万棵松树发出悦耳的声响,仿佛在低声吟唱。此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静谧而美妙的夜景,动静结合,充满了诗意与灵动之美。颈联“放怀尽可从诗酒,行乐何须论古今。”面对如此美景,诗人顿感心胸开阔,认为尽情地享受诗酒之乐才是当下该做的事,何必去纠结古今的得失荣辱呢?此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尾联“我欲与君飞两舄,题诗刻竹满山林。”诗人兴致高涨,想要与友人穿上神仙的飞屐,在山林中自由穿梭,将诗题刻在竹子上,让山林处处留下他们的足迹和诗篇。此联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这种闲适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元鼎《【商调】河西后庭花》

下一篇:元·谭处端《如梦令·竹笠竹冠竹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