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ān
jìng
shā
·
·
shàng
sòng
bié

朝代:元作者:张可久浏览量:3
hóng
jiāo
yǐn
yǐn
chuāng
shā
zhū
lián
xiǎo
xiǎo
rén
jiā
绿
liǔ
cōng
cōng
duàn
qiáo
西
xià
mǎn
yān
chóu
huā

译文

红色的芭蕉花照映着隐隐约约的窗纱,朱红色的门帘是个小门小户的人家。绿色柳树下一位公子骑着一匹马,绿色柳树下一位公子骑着一匹马,正在匆匆离开这户人家在断桥西边便是白堤,满湖的蒙蒙细雨笼罩着忧愁的花。

逐句剖析

"红蕉隐隐窗纱":红色的芭蕉花照映着隐隐约约的窗纱,

# 红蕉:红色的芭蕉花。

"朱帘小小人家":朱红色的门帘是个小门小户的人家。

# 朱帘:朱红色的门帘。

"绿柳匆匆去马":绿色柳树下一位公子骑着一匹马,

"断桥西下":绿色柳树下一位公子骑着一匹马,正在匆匆离开这户人家在断桥西边便是白堤,

# 断桥:在浙江杭州西湖白堤上。原名保佑桥,唐时称断桥。

"满湖烟雨愁花":满湖的蒙蒙细雨笼罩着忧愁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天净沙·湖上送别》是元代张可久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主题围绕离别愁绪展开。开篇“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描绘出一处精致而温馨的居所,渲染出静谧美好的氛围;“绿柳匆匆去马”则笔锋一转,点明离别之意,“匆匆”二字强化了离别时的急迫与不舍。“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以景结情,断桥、烟雨、愁花,将作者送别时的愁苦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善用意象营造氛围,以乐景衬哀情,含蓄地表达情感。语言简洁凝练,却饱含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散曲作家

张可久(1280~1350?),元代散曲作家。号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移居杭州。延祐末年任绍兴路吏,历桐庐典史、徽州路税务大使等职,后归隐西湖以终。张可久能诗词,尤以散曲知名于世,与散曲作家乔吉并称“张乔”或“乔张”。今存其小令八百五十余首,套曲九套。作品风格清雅明丽,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常常熔铸诗词名句。《太和正音谱》称“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如瑶天笙鹤”。生前曾编定《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四种散曲集,已散佚。今传有《张小山小令》《小山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天净沙·湖上送别》由元代张可久所作。此曲创作于杭州西湖断桥送别之时。当时,作者面临与友人或心上人的离别。在元代,文人常借景抒情以表达情感,加之离别本就是文学创作中常见且能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的题材。张可久也不例外,他没有直白倾诉离愁别绪,而是选择寄情于景。通过西湖畔的景致,如红蕉、朱帘、绿柳、断桥、烟雨等意象,巧妙渲染出离别的愁绪氛围,借景抒情,创作出这首饱含深情的散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散曲,也是一首送别题材的诗。作品通过描写“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这样幽雅安适的居所环境,暗示情侣间的送别情境,烘托出眷恋之情;以“绿柳匆匆去马,断桥西下”描绘出行人匆匆离去、在断桥分手的场景,用动景映衬离别的愁绪;全曲虽未直接言情,却借景含蓄地表达了情侣间缠绵悱恻的不舍之情,是借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2. 写作手法

烘托:“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描绘出幽雅安适的环境。红蕉花影映于窗纱,朱帘装点小巧宅院,于静谧之中,烘托出离人对居所、对人的眷恋之情。借景抒情:全曲借红蕉、朱帘、绿柳、断桥、烟雨、愁花等诸多景致,虽未直言离别之伤,却含蓄且深刻地传达出情侣间离别时缠绵悱恻、依依不舍之情。

3. 分段赏析

“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开篇两句描绘出一幅静谧而温馨的画面。“红蕉隐隐窗纱”,红蕉花的色彩若隐若现于窗纱之上,营造出朦胧之美。“红蕉”常被文士比作美女,此处暗示送别人可能是女子,给人以遐想。“朱帘小小人家”,点明小巧雅致的宅院,朱红色门帘增添了几分甜情蜜意。这两句从离人视角出发,展现其对居所环境的印象,在清幽环境中,含蓄透露出眷恋不舍之情,为后文离别铺垫了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绿柳匆匆去马,断桥西下”中绿柳匆匆去马”,“绿柳”勾勒出行经道路的景色,“匆匆去马”则突出离别时的仓促。行人骑马匆匆离去,与前文宁静氛围形成反差,以动景衬别愁,体现出离别之无奈与急迫。“断桥西下”明确分手地点,断桥在西湖具有特殊寓意,此处离别更添伤感,暗示曾经美好回忆都留在此处,而如今不得不分离,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哀愁。“满湖烟雨愁花”此句为全曲的精彩之笔。作者移情于物,将湖面烟雨笼罩、荷花似含愁的景象与自身离愁别绪相融合。“满湖烟雨”营造出迷蒙、凄清氛围,“愁花”则赋予荷花以人的情感,将景与情完美统一,构成凄迷意境。同时,这一句呼应开头的“红蕉”,使整首曲在结构上更完整。虽未直接言情,却将离别的缠绵悱恻、不舍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尽显借景抒情之妙。

4. 作品点评

此首小令在艺术呈现上独具匠心。作者聚焦离别主题,却并未让送别之人现身,而是巧妙借助红蕉、朱帘、愁花等意象,委婉暗示送行者为女子,点明这是情侣间的依依惜别。全篇未着一言直抒眷恋之情,却凭借精巧宅院的优美景致、西湖烟雨的迷蒙氛围,特别是饱含愁绪的花朵,将情侣间深沉绵缠的爱意与难舍难分的离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借景抒情的经典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曲抒写别情,清而且丽,不失自然,确能代表张可久散曲的风格。

现代中华诗词学会理事贺新辉《元曲名篇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倪瓒《雨中寄孟集》

下一篇:元·王冕《吴姬曲 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