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āng
diào
·
·
qìng
dōng
yuán
·
·
jīng
kǒu
bó​

朝代:元作者:汤式浏览量:3
yuán
qiān
fān
shù
chéng
péng
chuāng
tàn
piāo
mìng
chéng
tóu
shēng
jiāng
xīn
làng
shēng
shān
dǐng
zhōng
shēng
mèng
nán
chéng
sān
chù
chóu
xiāng
bìng

译文

故乡远在一千里之外,独自乘坐的帆船已行驶了几日的路程,靠着船篷的窗户,自己叹息着漂泊不定的命运。城头上的鼓声,江中心的浪涛声,山顶上的钟声。一整夜都难以入眠做梦,这三处的声音一同带来了愁绪。

逐句剖析

"故园一千里":故乡远在一千里之外,

"孤帆数日程":独自乘坐的帆船已行驶了几日的路程,

"倚篷窗自叹飘泊命":靠着船篷的窗户,自己叹息着漂泊不定的命运。

# 飘泊:流离无定。

"城头鼓声":城头上的鼓声,

"江心浪声":江中心的浪涛声,

"山顶钟声":山顶上的钟声。

"一夜梦难成":一整夜都难以入眠做梦,

"三处愁相并":这三处的声音一同带来了愁绪。

# 三处愁相并:三处,指城头,江心和山顶。钟鼓之声容易引起人们光阴蹉跎之感。浪声容易使人联想起险恶的仕途人间:“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是元代曲作家汤式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散曲描绘了游子漂泊在外的情景,故乡远在千里之外,独自乘船数日才能到达,游子靠着船篷的窗户感叹自己漂泊不定的命运。城头的鼓声、江心的浪声、山顶的钟声交织在一起,让游子一夜难以入眠,三种愁绪一同涌上心头。汤式运用白描和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将游子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散曲缠绵悱恻,呜咽低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散曲是由元代曲作家汤式所写。这首小令的确切创作时间现已无法查证。它是作者乘船离开家乡,经过多日旅途劳顿后,夜晚在京口停泊时,触景生情而创作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情散曲。介绍了游子漂泊在外,远离故乡,乘船数日,在京口夜泊时听到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因思乡而一夜难眠,三种愁绪交织的内容。借夜泊京口时的景象,表达了游子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

2. 写作手法

白描:“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曲中通过对这些景象的直接描写,简洁地勾勒出游子漂泊的处境和周围的环境,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游子的孤独和忧愁。

3. 分段赏析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开篇点明游子与故乡相隔千里,独自乘坐的帆船已行驶了数日的路程,通过对空间和时间的描写,突出了游子漂泊的遥远和孤独。“倚篷窗自叹飘泊命”,游子靠着船篷的窗户,自己叹息着漂泊不定的命运,直接抒发了游子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无奈。“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城头的鼓声、江心的浪涛声、山顶上的钟声,这三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夜泊时的寂静,也衬托出游子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一整夜都难以入眠做梦,城头、江心、山顶三处的愁绪一同涌上心头,进一步强调了游子的思乡之苦和内心的忧愁。

4. 作品点评

整首作品将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中,借景物来烘托情感,营造出寂寞悲凉的氛围,抒发了失意落寞的心境。其中第四、五、六句,语气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深长的意味。此外,曲词的语言朴实又精炼,既整齐匀称,又富有节奏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曲写夜泊京口、彻夜难眠:思乡之愁苦、旅途之疲劳、舟中之孤寂,交织在一起;复有鼓声、浪声、钟声,声声入耳,更添苦况。

不详文学史家王季思、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绝妙元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丹桂《玉炉三涧雪 双泯》

下一篇:元·马钰《满庭芳 重阳真人升霞之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