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āng
fēi
yuàn
·
·
rén
jiā
luò
jiǔ
ér

朝代:元作者:马致远浏览量:3
rén
jiā
luò
jiǔ
ér
xuě
hán
méi
lǎo
shù
zhī
yín
shī
wèi
wěn
tuī
qiāo
wèi
西
niǎn
duàn
hèn
dōng
duì
xuě
shī
xiū
dào
shì
xué
shì
hán
tuì
退
zhī
nán
zhuāng
shà
fěn
de
西
shī

译文

别人家的篱笆边挂着酒旗儿,积雪压着寒冬梅花的老树枝。作诗时有些词句斟酌得还不够稳妥,为了描写西湖,我已经捻断了好几根胡须,遗憾的是苏轼面对雪景却没有留下诗篇。不要说是苏学士,韩退之,都难以描画这冬天像以雪傅粉的西湖美景。

逐句剖析

"人家篱落酒旗儿":别人家的篱笆边挂着酒旗儿,

"雪压寒梅老树枝":积雪压着寒冬梅花的老树枝。

"吟诗未稳推敲字":作诗时有些词句斟酌得还不够稳妥,

"为西湖捻断髭":为了描写西湖,我已经捻断了好几根胡须,

# 髭:指嘴边的长而浓密的胡须。

"恨东坡对雪无诗":遗憾的是苏轼面对雪景却没有留下诗篇。

# 东坡:与下句的“苏学士”,都是指宋代文学家苏轼。

"休道是苏学士":不要说是苏学士,

"韩退之":韩退之,

# 韩退之:即唐代文学家韩愈。

"难装煞傅粉的西施":都难以描画这冬天像以雪傅粉的西湖美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湘妃怨·人家篱落酒旗儿》是元代马致远的一首散曲小令。作品以冬日西湖为背景,先描绘“篱落酒旗”“雪压寒梅”的清冷景象,再写作者为写好西湖诗句反复推敲、甚至“捻断髭”的认真状态。接着调侃苏轼面对雪景“无诗”的遗憾,最后以“苏学士”“韩退之”也难描绘“傅粉西施”作结,暗赞西湖雪景之美难以言表。语言通俗自然,用“推敲字”“捻断髭”等细节体现创作执着,借古人典故强化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情感真挚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1251?~1321?),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戏曲创作以格调飘洒脱俗,语言典雅清丽著称。杂剧或写历史兴亡之爱国主题,或写士人怀才不遇之穷愁困顿,多数则写隐居乐道、神仙道化,以寄孤愤。散曲多写景纪行、叹世归隐之作。风格皆豪放清逸。马致远终生致力于剧曲创作,所作杂剧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青衫泪》及与人合写的《黄粱梦》七种,其中《汉宫秋》最为著名。散曲有辑本 《东篱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组曲子的创作缘起,同时代散曲家刘时中在《水仙操》引言中曾提及:“‘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乃苏轼诗句。填词者袭用其意加以演绎,世间传唱的《水仙子》四首,仍以‘西施’二字作结,虽在歌楼乐坊间流行,却因不够精妙而令人遗憾。加之其对西湖与西施的描摹,给人‘有秦无人’的缺憾感。嵩麓樵者(即元曲家卢挚)听闻后深表认同,遂按春夏秋冬四季创作四章,命名为《西湖四时渔歌》。”由此可见,这四支曲子是马致远应卢挚之邀所作的和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闲逸自嘲的散曲​​,描写了冬日寒村酒家旁的雪景与诗人苦心吟诗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在创作时的专注投入、对前贤的善意调侃,以及豁达自嘲的诙谐意趣。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人家篱落酒旗儿,雪压寒梅老树枝”是景物描写,用白描手法勾勒画面:篱笆边酒旗轻扬,老梅枝被雪覆盖,营造出清冷淡雅的意境,展现西湖雪景的素净之美。中间三句“吟诗未稳推敲字,为西湖捻断髭,恨东坡对雪无诗”转向创作状态,“推敲字”化用贾岛典故,写作者为寻得贴切诗句反复斟酌;“捻断髭”以夸张手法突出创作专注;“恨东坡无诗”则借苏轼的文名作反衬,暗示西湖雪景之美连大诗人也难以尽述。后三句“休道是苏学士,韩退之,难装煞傅粉的西施”进一步强化主题:即便苏轼(苏学士)、韩愈(韩退之)这样的文豪,也难用文字“妆点”西湖;末句以“傅粉的西施”作喻,将西湖比作天然绝色美人,更显其美超越笔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首句韵以‘儿’字,‘时’字为之次,‘西施’二字为句绝,然后一洗而空之。邀同赋,谨如约。

元刘时中《水仙操并引》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马钰《满庭芳 心自笑》

下一篇:元·杨维桢《杀虎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