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ān
xiāng
yǐn
·
·
西
gǎn
jiù

朝代:元作者:汤式浏览量:2
wèn
西
zhāo
shēng
shēng
wèn
西
jīn
zhāo
gān
gān
èr
shí
jiǔ
lóu
xiāng
fēng
luó
jīn
liǎng
sān
chuán
luò
cāng
guāng
jǐng
cuō
tuó
rén
xiāo
西
jīn
nán

译文

西湖以前是什么样的呢?早上也飘荡着笙歌,晚上也飘荡着笙歌。西湖现在又成了什么样呢?早上是战乱,晚上也是战乱。以前湖畔二十里都是酒楼,到处飘荡着香风,行人络绎不绝、穿戴华美,现在呢,只有两三条打渔船,在夕阳中,在波涛里出没。时光飞逝,人们意志消沉。过去的西湖,成了今天的南柯美梦。

逐句剖析

"问西湖昔日如何":西湖以前是什么样的呢?

"朝也笙歌":早上也飘荡着笙歌,

# 朝也笙歌:“朝也笙歌”二句:化用林升《题临安邸》诗意“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言朝朝暮暮都在演奏音乐。极力渲染西湖的繁华。笙,簧管乐器。笙歌,笙所伴奏的歌曲。

"暮也笙歌":晚上也飘荡着笙歌。

"问西湖今日如何":西湖现在又成了什么样呢?

"朝也干戈":早上是战乱,

# 干戈:指战争。

"暮也干戈":晚上也是战乱。

"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以前湖畔二十里都是酒楼,到处飘荡着香风,行人络绎不绝、穿戴华美,

# 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仍形容西湖之繁华。沽酒楼:酒楼。绮罗:有花纹的丝织品,极力形容昔日西湖的繁华。也:语助词。

"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现在呢,只有两三条打渔船,在夕阳中,在波涛里出没。

# 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描绘西湖之荒凉。落日沧波:夕阳西下时的碧波中。个:前一个语助词,用在某些表时间的词和副词之后;后一个,为量词。

"光景蹉跎":时光飞逝,

# 光景蹉跎:指光阴白白地流逝过去。

"人物消磨":人们意志消沉。

# 人物消磨:人们意志消沉。消磨:消沉,磨灭。

"昔日西湖":过去的西湖,

"今日南柯":成了今天的南柯美梦。

# 南柯:典出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落魄侠士淳于棼酒醉后睡在南边槐树下,梦入槐安国,极尽显贵。醒来始知是一场梦,他作太守的南柯郡原是槐树下一蚁穴。 问西湖过去是怎么样?那时候早晨一片笙歌,晚上也是一片笙歌。问西湖现在是什么样?现在早晨一片干戈,晚上也是一片干戈。过去呀,二十里长堤酒楼相连,春风里身着锦绣的游人络绎不绝。如今呀,偌大湖面只见两三只打鱼船,在沧波落照间隐没。好时光已一去不返,多少风流人物消磨殆尽。过去的西湖呀,已是今日的梦里南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天香引・西湖感旧》是元末明初散曲家汤式所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西湖为切入点,通过今昔对比,展现出时代的沧桑巨变。昔日西湖,朝暮笙歌,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尽显繁华盛景;今日西湖,朝暮干戈,仅余两三个打鱼船于落日沧波中,满目萧条。开篇两问奠定基调,中间具体描绘今昔场景,结尾“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点明主旨,结构严谨此曲行文流畅,语言朴实生动,借西湖的今昔变化,抒发对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感慨,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与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杭州的繁华始于北宋,至南宋定都时达到鼎盛,彼时的杭城歌舞升平,是权贵阶层纸醉金迷的“销金窟”。然而,元朝末年,朱元璋与张士诚两大势力在此展开近十年的战争,残酷的兵燹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城市遭受重创,往昔的盛景化为断壁残垣。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汤式,亲眼见证了杭州由盛转衰的过程,遂创作《天香引·西湖感旧》,以西湖今昔之景为镜,映照时代更迭的悲怆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一首怀古散曲。将昔日西湖繁华盛景,与今日萧条破败进行对照,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世事沧桑的无奈融入其中,深刻展现出战争对城市与生活的破坏。

2. 写作手法

对比:“朝也笙歌,暮也笙歌”“二十里沽酒楼,春风绮罗”,极写繁华喧闹;“朝也干戈,暮也干戈”“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以西湖“昔日”与“今日”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尽现战乱后的破败荒凉,通过强烈反差凸显主题。设问:开篇以“问西湖昔日如何?”的设问句式,引导读者关注今昔变化,增强行文的互动性与节奏感,突出西湖盛衰的戏剧性。白描:“朝也笙歌,暮也笙歌”简笔勾勒昔日西湖早晚笙歌不断的繁华;“朝也干戈,暮也干戈”直白描绘今日西湖战火不息的荒凉。“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与“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以简练语句写出昔日繁华与今日萧条,不加修饰,纯用写实,尽显沧桑。

3. 分段赏析

开篇便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形成强烈反差:“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寥寥数语便重现了当年西湖的繁华,让人联想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盛况;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同样的句式却道尽十年战乱下的悲凉现实,宏观展现了西湖今昔盛衰的巨大落差,冲击力十足。随后,小令进一步通过细节对比深化主题。昔日“二十里沽酒楼,春风绮罗”,描绘出西湖周边酒楼林立、游人如织的热闹景象;今日则是“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只剩孤寂的渔船在暮色中漂泊,前后变化令人唏嘘。“光景蹉跎,人物消磨”两句,高度凝练了如今西湖的衰败——战乱带走了美好的光景,也让往昔的人物消散在历史中。结尾“昔日西湖,今日南柯”收束有力,将昔日繁华的西湖喻为一场幻梦,既点明了战乱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源,也流露出对往昔的深切怀念,更暗含着鲜明的反战思想,使作品的内涵更为深刻。

4. 作品点评

这首小令虽未直抒胸臆,却以西湖往昔的繁华安宁与如今的残破荒芜形成强烈对照,无声地控诉了战争的残酷。全曲语言质朴,纯用白描手法,格调低回婉转,恰似一曲挽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方行《闲居》

下一篇:元·贡师泰《遣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