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ng
fén

朝代:唐作者:赵嘏浏览量:2
jiǔ
zhuǎn
dān
chéng
zuì
shàng
xiān
qīng
tiān
nuǎn
yún
xuān
chūn
fēng
yán
pái
huā
zhī
mǎn
xìng
yuán

译文

就像九转丹成修炼成了最超凡的上仙,在晴朗的青天、温暖的日光中踏上云间的轩车。春风也来庆贺这份喜悦,却默默无言,只是把杏园里的花枝排列得满满堂堂。

逐句剖析

"九转丹成最上仙":就像九转丹成修炼成了最超凡的上仙,

# 九转丹:道家烧炼金丹,以九转为贵。转:循环变化之意。

"青天暖日踏云轩":在晴朗的青天、温暖的日光中踏上云间的轩车。

# 云轩:即云车。传说中仙人所乘之车。

"春风贺喜无言语":春风也来庆贺这份喜悦,却默默无言,

"排比花枝满杏园":只是把杏园里的花枝排列得满满堂堂。

# 排比花枝满杏园:唐代进士杏园宴后,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喜张濆及第》是唐代诗人赵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主题围绕对友人张濆科举及第的庆贺来描写。首句以“九转丹成”的典故,将张濆及第比作修炼成仙,极言荣耀;次句描绘张濆仿佛在青天暖日中乘坐云轩,尽显得意之态;后两句则写春风似乎也来贺喜,虽无言语,却将杏园花枝排列整齐,渲染出喜庆氛围。写作手法上,运用典故增添文化底蕴与文采;借景抒情,以春风、花枝等意象烘托喜悦之情。作品以其明快的节奏、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衷心祝贺与喜悦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赵嘏(806?~852),唐代诗人。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会昌进士,大中年间,任渭南尉,世称赵渭南。赵嘏颇有诗名,尤工七言律诗,清圆流畅,律切工稳,与杜牧、许浑的诗风相近。诗作中时有警句,所作“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二句,为杜牧激赏,称其“赵倚楼”。代表作品有《长安秋望》《寄归》。著有《渭南诗集》2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年代,已难以确切考证。不过,从诗题便可推知,这是诗人张濆进士及第后,好友赵嘏寄来的一篇庆贺之作。就像古人以诗代信,赵嘏以饱含真挚的笔墨,为金榜题名的友人送去这份别具韵味的“贺电”,字里行间洋溢着欣喜与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祝贺诗。通过将友人张濆及第比作成仙登天,营造出一种喜庆、荣耀的氛围。描绘了青天暖日、花枝满杏园的景象,表达了对张濆科举成功的喜悦和祝贺,体现了作者对友人成就的欣慰与祝福。

2. 写作手法

拟人:“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一句中,诗人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与行为。春风本是自然现象,诗人却说它也来“贺喜”,如同懂得人间喜事一般,虽“无言语”,却以“排比花枝满杏园”的方式,将杏园中的花枝整齐排列、繁花盛放,当作自己庆贺的方式。这里将春风当作有情感、能道贺的主体,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描写,巧妙地把无形的喜悦之情融入春日景象中,让春风成为传递友人及第喜悦的使者,生动地烘托出及第后的欢快氛围,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也让整首诗充满灵动的生气。双关:“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中,“满杏园”一语双关。一方面,它生动描绘了春日里杏园繁花似锦、花枝招展,仿佛春风默默以满枝繁花来庆贺春天的美好景象;另一方面,在唐代,新进士有在杏园游宴的习俗,此处暗指这一科举盛事,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张濆金榜题名的祝贺,自然巧妙,不着痕迹。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九转丹成最上仙,青天暖日踏云轩”,诗人把张濆进士及第比作历经九转金丹炼成的仙人得道,赋予科举成功以超凡脱俗的神圣感,凸显出及第的不易与荣耀;“青天暖日踏云轩”进一步展开想象,描绘友人在温暖晴日中,脚踏云车,翱翔天际的画面,夸张地展现出及第后平步青云、前程似锦的美好图景,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赞叹与祝福。后两句“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诗人以景衬情,将无形的喜悦之情寄托在春日的景象中。“春风贺喜”将春风拟人化,虽无言语,却用繁花似锦的杏园来表达庆贺之意。“排比花枝满杏园”,以绚烂的花枝满园,侧面烘托出及第后的热闹与喜庆,既暗含唐代新科进士游杏园的习俗,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繁花簇拥、喜气洋洋的庆贺场景之中,使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曹邺《恃宠》

下一篇:唐·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