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驼已矣树多病":骆驼已了树多疾病,
"后世谁能谕官政":后世谁能告诉官政?
# 世:邵武本作“植”。
"盘根银节入盆盂":盘根银节入盆孟,
"岂伊妡生之本性":难道这是近生的本性?
"童童结盖拥绿云":童童结大概拥有绿云,
"皮肤转卷生虫纹":皮肤转卷生虫纹。
"幽人重之如重宝":隐士重的如珍宝,
"置诸座右同佳宾":放在座位右边同贵宾佳。
# 座:邵武本作“坐”。
"时时玩赏勤拂试":时时勤拂拭试观赏,
"要做人前好颜色":要做个前好脸色。
"自怜无路接春风":自怜无路接春风,
"惭愧荆榛得甘泽":对不起丛林到甘雨。
"人言此树受恩爱":人说这棵树受恩爱,
"我独悲之受其害":我独自悲伤的受其害。
"既无所资无所求":既没有钱也没有所求,
"何故矫为阿媚态":为什么假称为阿媚姿态?
"嗟哉木命既有亏":唉!木命既有员,
"其所玩者何为奇":他们所玩的什么感到惊奇?
"君不见石家珊瑚高且贵":君不见石家珊瑚高且贵,
"今日根株在何地":今天根株在什么地?
"又不见李家花木比异珍":又见不到李家花木比奇珍异宝,
"于今野草秋烟昏":在如今野生秋季烟昏暗。
"姚黄魏紫夸艳美":姚黄魏紫夸美丽,
"看到子孙能有几":看到子孙后代能有多少?
"人生所重重有德":人生的重重有德,
"耳目之娱何足齿":耳目的娱乐有什么值得挂齿?
"我知万物各有缘":我知道万物各有缘,
"胡不听之于自然":为什么不听了自然?
"平原太谷土无限":平原太谷当地无限,
# 太:邵武本作“大”。
"樗栎能与天齐年":樗栎能与天齐年。
"此树那宜此中种":这棵树那应该是中种,
"器小安能成大用":器小怎么能成大用?
"愿君移向长林间":愿你移向长林之间,
"他日将来作梁栋":他日成长为栋梁之材。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诗人开篇便提及“橐驼”,此为唐代柳宗元笔下善于种树的郭橐驼。王冕感慨郭橐驼已不在,如今树木多病,暗指后世无人能像郭橐驼那般领悟种树之道,进而延伸到为官理政,巧妙地以种树喻政,发人深省。紧接着,诗人将目光聚焦到盆中树,看到盘根错节的树被置于盆盂之中,不禁质疑这并非树的自然生长状态,为全诗对违背自然规律现象的批判定下基调,引发读者对树木以及背后所隐喻的人事的思考。次六句是对盆中树的形态进行细致描绘。“童童结盖拥绿云”展现出盆树树冠如盖、枝叶繁茂似绿云簇拥的姿态,而“皮肤转卷生虫纹”则刻画了其因生长环境受限,树皮扭曲还生出虫纹的病态模样。随后描述幽人对盆树珍视有加,将其视为珍宝,放置在座位旁如同对待佳宾,还时常把玩擦拭,只为在人前展现出美好的样子。此段通过对盆树状态及被人对待方式的描写,生动呈现出盆树虽被珍视,却在人为摆弄下失去自然生机,为后文表达诗人观点做铺垫。中间四句写盆中树自感无奈,没有途径迎接春风,只能看着荆榛等野生植物尽享甘霖。世人都认为这棵树备受主人的关爱,可诗人却独树一帜,悲叹它实则深受其害。这里诗人运用对比,以世人与自己对盆树不同看法的反差,凸显出诗人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也进一步强调盆树看似得宠,实则因违背自然生长规律而陷入困境,强化了诗人对这种人为干涉自然现象的批判情感。接着四句诗人在此发出疑问,盆树既不需要凭借外在条件,也无所索求,为何要做出这种迎合他人的姿态?叹息树的命运已然受损,那些把玩它的人又为何觉得它奇特呢?这几句诗直接表达诗人对盆树扭曲生长状态的不解与批判,深入挖掘盆树背后所反映的人为追求表面新奇、违背自然的现象,引导读者反思这种行为的不合理性。后六句诗人连续列举事例,以石崇家曾经珍贵无比的珊瑚,如今已不知根株何处;李家视作异珍的花木,现今只剩野草在秋烟中萧瑟;曾经以艳美著称的姚黄魏紫牡丹,能延续下来的后代寥寥无几。通过这些历史上或现实中珍贵植物的兴衰变迁,说明那些被世人追捧、违背自然生长规律的事物难以长久,从侧面论证顺应自然的重要性,为后文阐述人生哲理做了有力的铺垫。结尾十句是此段为全诗的升华部分。诗人指出人生最应看重的是品德,而那些耳目之娱根本不值一提。世间万物皆有其自身缘分,应当顺应自然。平原山谷土地广阔,樗栎虽不是名贵树种,却能自然生长至高龄。盆中树不应被种在狭小盆盂中,因其受限难以成大用,诗人衷心希望将它移栽到长林之中,日后能成长为栋梁之材。这一段从对盆树的探讨上升到对人生价值、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表达出诗人对自然之道的尊崇以及对人生积极向上发展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