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qiū
zuò
èr
shǒu
èr

朝代:元作者:赵雍浏览量:3
yuè
míng
shuǐ
qīn
shī
湿
tái
xiè
chén
chén
qiū
cháng
zuò
jiǔ
gāo
sēng
chán
dàn
rán
xiāng
duì
zān
xiāng

译文

月光像水一样倾泻而下,浸湿了衣裳,亭台楼榭沉浸在深深的夜色里,秋夜格外漫长。独自静坐许久,与高僧的禅谈刚刚结束,此刻心境恬淡,相对而坐,只觉玉簪花的清香弥漫。

逐句剖析

"月明如水侵衣湿":月光像水一样倾泻而下,浸湿了衣裳,

"台榭沉沉秋夜长":亭台楼榭沉浸在深深的夜色里,秋夜格外漫长。

# 沉沉:寂静无声。,台榭:歌台舞榭。

"坐久高僧禅语罢":独自静坐许久,与高僧的禅谈刚刚结束,

# 禅语:诵经。禅,梵语禅那,禅定的略称。,高僧:指有德行的和尚。这里是作者自谓。

"淡然相对玉簪香":此刻心境恬淡,相对而坐,只觉玉簪花的清香弥漫。

# 淡然:平静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秋夜坐二首(其二)》是元代赵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秋夜独坐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以月光如水作喻,写出秋夜的清凉湿润,连衣物都被月光浸润;次句用“沉沉”形容台榭在夜色中的幽深,烘托出秋夜的漫长静谧。后两句转向人物活动:“坐久高僧禅语罢”点明独坐之久,高僧的禅语已歇,环境更显空寂;“澹然相对玉簪香”则以玉簪的淡淡香气收尾,传递出诗人面对此景时淡然自适的心境。全诗语言简洁自然,通过月光、台榭、禅语、花香等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清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秋夜静谧之景的喜爱与内心的平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禅理山水诗​​,通过秋夜静坐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高僧对话后对禅理的顿悟与物我交融的超然心境。

2. 分段赏析

首句“月明如水侵衣湿”以“水”为喻,将月光写得柔滑湿润。“侵衣湿”并非真的沾湿衣物,而是月光倾泻而下,仿佛浸透了衣衫,既写出月光的明亮柔和,又暗合秋夜微凉的氛围,让人直观感受到夜的清凉与静谧。次句“台榭沉沉秋夜长”中,“沉沉”形容台榭在夜色中幽深朦胧的样子,“秋夜长”则以时间的缓慢流逝,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寂静。前两句通过“月”“台榭”等意象,共同勾勒出一幅空阔、清寂的秋夜图景,为后文的静坐听禅做铺垫。第三句“坐久高僧禅语罢”转向人物活动。“坐久”说明诗人已沉浸在这秋夜中许久,“禅语罢”则点出曾有高僧在此讲经说法,如今法音虽歇,余韵仍在。这一句由景及人,引入禅意的动态元素,暗示诗人因禅语而心有所感,为尾句的“澹然”蓄势。末句“澹然相对玉簪香”收束全诗。“澹然”形容心境恬淡平和,“玉簪香”或是案头香炉中玉簪花的香气,或是庭院里玉簪植株的清香。嗅觉的加入让画面更立体,诗人静静与这缕香气相对,仿佛与禅意融为一体。此句以香结情,将秋夜的静谧、禅语的余响与内心的澄明融合,传递出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许有壬《金菊对芙蓉 宿程松壑月香亭次韵》

下一篇:元·杨维桢《连理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