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老乌圆":我家有只老猫叫乌圆,
"斑斑异今古":身上斑纹古今少见。
"抱负颇自奇":它的抱负十分奇特,
"不尚威与武":不崇尚威风武力。
"坐卧青毡旁":常坐卧在青毡旁边,
"优游度寒暑":悠闲度过寒冬酷暑。
"岂无尺寸功":难道没有一点功劳。
"卫我书籍圃":守护我的书籍之地。
"去年我移家":去年我搬了家,
"流离不宁处":颠沛流离不得安宁。
"孤怀聚幽郁":心中孤独聚满忧郁,
"睹尔心亦苦":看到你心里也痛苦。
"时序忽代谢":时节忽然更替变化,
"世事无足语":世间事不值得诉说。
"花林蜂如枭":花林中蜂像恶枭,
"禾田鼠如虎":禾田里鼠像老虎。
"腥风正摇撼":腥风正在四处摇撼,
"利器安可举":锐利武器怎能举起。
"形影自相吊":自己与影子相互安慰,
"卷舒忘尔汝":生活中忘了你我之分。
"尸素慎勿惭":无所作为不要惭愧,
"策勋或逢怒":立功或许招来愤怒。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1. 分段赏析
前八句“吾家老乌圆,斑斑异今古”,诗人开篇点明自家名为乌圆的猫,强调其身上斑纹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引发读者兴趣。“抱负颇自奇,不尚威与武”,则进一步刻画猫的内在品质,它有着奇特的抱负,不崇尚武力威慑,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性情。“坐卧青毡旁,优游度寒暑”,生动描绘出猫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它常年陪伴在青毡旁,从容度过一年又一年。“岂无尺寸功,卫我书籍圃”,笔锋一转,道出猫虽看似悠闲,实则有着守护书籍的功劳,体现诗人对猫的肯定与感激,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中间四句“去年我移家,流离不宁处”,此句点明诗人遭遇变故,被迫搬家,生活陷入流离动荡之中。“孤怀聚幽郁,睹尔心亦苦”,诗人内心孤独忧郁,而看到猫似乎也感同身受,内心同样痛苦,人猫之间仿佛建立起一种共情,通过对猫的情感描述,更深刻地表现出诗人自身的艰难处境与内心的愁苦。这段以猫衬人,强化了情感的表达。后八句“时序忽代谢,世事无足语”,时光匆匆变换,然而世间之事却让诗人觉得难以言说,表达出一种对世事的无奈与失望。“花林蜂如枭,禾田鼠如虎”,运用比喻手法,将花林中的蜂比作枭,禾田里的鼠比作虎,形象地描绘出社会秩序的混乱,坏人猖獗。“腥风正摇撼,利器安可举”,象征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恶劣环境,即便有能力(利器)也难以施展。“形影自相吊,卷舒忘尔汝”,诗人感到孤独无助,只能与猫相互慰藉,忘却彼此的区别,表达出对现实的无力感。“尸素慎勿惭,策勋或逢怒”,借对猫的告诫,实则表明自己在乱世中的处世态度,即便无所作为也不必惭愧,因为有所建树或许还会招来祸患,充满了对现实的愤懑与无奈。这段借猫对社会乱象和个人处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