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髻拥春云松玉钗":发髻高耸头上像堆拥春云,又松插一枚玉钗,
# 髻:即云髻,是古代女子绾得很高的一种发式。
"眉淡秋山羞镜台":淡眉像辽远秋山,懒得去梳妆,含羞照镜台。
# 羞镜台:害怕对着梳妆镜。,秋山:愁山。比喻伤春的皱眉。
"海棠开未开":不知海棠花开没开?
"粉郎来未来":情郎哥哥能不能来?
# 粉郎:原为晋代何晏的美称。何晏面色白净如玉,魏明帝疑他搽了粉,一次夏天吃热汤饼,何晏吃得冒汗,用衣袖擦脸,越控面色越白净,后常以何郎代指美男子。此处指情郎。
元代散曲作家
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曾任嘉兴路吏,以擅写散曲名世。其散曲以悠闲生活与闺情春思、恋情、江南自然景物、归隐等题材为主,也有一些赠答、咏物为题的作品。徐再思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合辑二人散曲作品为《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代表作品有《水仙子·夜雨》《蟾宫曲·春情》。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情曲。曲中先描绘了少女的妆扮,以“髻拥春云”“眉淡秋山”展现出少女的美丽和青春气息,而“羞镜台”则透露出她的羞涩。接着,少女将目光投向海棠花,询问海棠是否开放,最后直接表达出对“粉郎”归来的期盼,将少女的相思之情刻画得细腻入微。
2. 写作手法
白描:“髻拥春云松玉钗”,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女子发髻如春日云朵般蓬松,玉钗松松簪着的模样。“海棠开未开?粉郎来未来”直接用女子的疑问,不加渲染地展现她对海棠是否开放、情郎是否到来的期待与忐忑,把闺中女子的心思,以质朴直白的问答形式呈现,抓住瞬间心理,简洁有力,尽显其纯真与情思。
3. 分段赏析
“髻拥春云松玉钗,眉淡秋山羞镜台”:这两句描绘了少女的外貌和神态。“髻拥春云”把少女的发髻比作春天的云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发髻的蓬松、柔软和美丽。“松玉钗”则暗示了少女可能因为心事而使得发髻有些松散,玉钗也随之松动。“眉淡秋山”将少女的眉毛比作秋天的山峦,淡雅而有韵味。“羞镜台”则表现出少女对着镜台梳妆时内心的羞涩,可能是因为想到了心爱的人,这种羞涩通过外在的神态表现出来,使少女的形象跃然纸上。“海棠开未开?粉郎来未来”:这两句是少女内心的疑问。“海棠开未开”表面上是询问海棠花是否开放,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海棠花通常象征着美好和爱情,少女对海棠花开放的关注,暗示了她对美好爱情和与情郎相聚的期待。“粉郎来未来”则直接表达了她对心上人到来的期盼,“粉郎”是对情郎的昵称,充满了亲昵之感。这两句通过简单的疑问,将少女内心深处的相思之情直白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她那种急切盼望与情郎相见的心情
4. 作品点评
这首小令仅四句,却将闺中女子隐秘复杂的心态与举止刻画得活灵活现。作者选取闺中人清晨梳妆前的瞬间动作与念头,以简练的白描手法,寥寥数笔便达到勾神摄魄的效果,足见其娴熟高超的艺术技巧。甜斋此曲中“开未开”“来未来”等词句,全用口语化表达,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他巧妙借助曲子格式,前两句追求雅致意趣,后两句偏向通俗直白,四句连贯流畅,使得全曲兼具雅俗之美,韵味无穷。
下一篇:元·王冕《山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