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
shāng
xíng

朝代:元作者:杨维桢浏览量:3
rén
shēng
yuàn
wàn
hóu
dàn
yuàn
yán
huái
西
tóu
rén
shēng
yuàn
wàn
jīn
zhái
dàn
yuàn
yán
shāng
qiān
liào
nóng
yán
qiū
háo
fán
mín
gǎn
zhēng
zhuī
dāo
yán
shāng
běn
shì
jiàn
jiā
wáng
jiā
liè
háo
tíng
dīng
jiāo
tóu
shāo
hǎi
què
yán
shāng
shǒu
chóu
yùn
náng
sān
bǎi
jīn
cáo
jīn
niú
qiān
jiǎo
gāng
gǎi
kāi
xīn
yán
shāng
tiān
shuí
sōu
zhēng
shùn
liú
xià
jiǎn
zhì
shú
gǎn
xuán
guān
jiē
hǎi
wáng
ài
bǎo
zhī
chéng
dào
hòu
shì
yán
zhǐ
yán
shāng
chéng
ǎo
zhōng
shǔ
zhōng
luó
yán
jiā
shù
duō
zhǐ
jīn
shuí
huò
zhí
zhuàn
luó
wǎng
wǎng
jiǎ
zhōu
xiàn

译文

人生不贪图做万户侯,只愿在淮西垄断盐业利润。不渴求价值万金的豪宅,只盼有盐商那般能载千料货物的大船。大司农征收盐税苛细如秋毫,百姓连针尖刀刃大的利益都不敢争。盐商原本是出身低微的人,却能独自与王侯比富。煮盐的亭丁被煎熬得焦头烂额,盐商却轻松掌控运输专卖。一大包盐就有三百斤,漕运码头的牛马成百上千,足见运输规模。盐纲官吏改了法规、开通新河,盐商趁机扩充势力,没人敢阻拦。大型货船敲着钲鼓顺流而下,谁又敢悬挂官秤来检查约束。唉,大海并不吝惜宝藏,管仲通过盐业谋划成就了霸业。可为何后世严苛立法,反而只让盐商变成了暴富的老妇。鲁地的绫罗,蜀地的绸缎,靠盐业发家的人不算少。如今谁还能补写《货殖列传》,这些穿绫罗绸缎的盐商,财富常常超过州县官。

逐句剖析

"人生不愿万户侯":人生不贪图做万户侯,

"但愿盐利淮西头":只愿在淮西垄断盐业利润。

# 淮西:一作两淮。

"人生不愿万金宅":不渴求价值万金的豪宅,

"但愿盐商千料舶":只盼有盐商那般能载千料货物的大船。

"大农课盐析秋毫":大司农征收盐税苛细如秋毫,

"凡民不敢争锥刀":百姓连针尖刀刃大的利益都不敢争。

"盐商本是贱家子":盐商原本是出身低微的人,

"独与王家埒富豪":却能独自与王侯比富。

"亭丁焦头烧海榷":煮盐的亭丁被煎熬得焦头烂额,

"盐商洗手筹运握":盐商却轻松掌控运输专卖。

"大席一囊三百斤":一大包盐就有三百斤,

"漕津牛马千蹄角":漕运码头的牛马成百上千,足见运输规模。

"司纲改法开新河":盐纲官吏改了法规、开通新河,

"盐商添力莫谁何":盐商趁机扩充势力,没人敢阻拦。

"大艘钲鼓顺流下":大型货船敲着钲鼓顺流而下,

"检制孰敢悬官铊":谁又敢悬挂官秤来检查约束。

"吁嗟海王不爱宝":唉,大海并不吝惜宝藏,

"夷吾策之成伯道":管仲通过盐业谋划成就了霸业。

"如何后世严立法":可为何后世严苛立法,

"只与盐商成富媪":反而只让盐商变成了暴富的老妇。

"鲁中绮":鲁地的绫罗,

"蜀中罗":蜀地的绸缎,

"以盐起家数不多":靠盐业发家的人不算少。

"只今谁补货殖传":如今谁还能补写《货殖列传》,

"绮罗往往甲州县":这些穿绫罗绸缎的盐商,财富常常超过州县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盐商行》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讽喻诗,反映了盐商阶层的生活现状。诗里像“盐商本是贱家子,独与王家埒富豪”这样的句子,揭示出盐商虽然出身低微,却靠着盐业的暴利积攒起巨额财富。诗人还通过盐商的奢靡生活和盐民的穷困作对比,揭露了元代盐业垄断下官商相互勾结的弊端,也展现出商业发展对传统“重农抑商”观念造成的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学家

杨维桢(1296~1370),元代文学家。一作杨维祯,字廉夫,号铁崖。因擅吹铁笛,自号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杨维桢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一生致力于诗文辞赋的革新,亦工散曲,又善行草书。其尤以倡导古乐府而追随者甚众,形成“铁雅诗派”。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其在创造手法上有浪漫主义的特点,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受李贺影响很深。代表作品有《丽则遗音》《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讽喻诗。通过描写元代盐业经济下的社会现象,表现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愤慨和对传统秩序被冲击的忧虑。

2. 写作手法

对比:开篇以“不愿万户侯、万金宅”与“但愿盐利、千料舶”对比,凸显盐业暴利对人心的诱惑;“大农课盐析秋毫”与“凡民不敢争锥刀”对比,反衬盐商特权的不合理;“亭丁焦头”的劳作之苦与“盐商洗手”的运筹之易,揭示阶层境遇的天差;管仲借盐业兴邦与后世立法助盐商暴富的对比,批判制度的荒诞;往昔“以盐起家数不多”与当下“绮罗甲州县”的今昔对比,显商业冲击与社会失衡。这些对比层层递进,从逐利心态到制度弊端,从阶层分化到时代变迁,将批判锋芒融入场景,让社会不公与制度积弊无处遁形。

3. 分段赏析

“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人生不愿万金宅,但愿盐商千料舶。”开篇以两组对比破题,“不愿万户侯”“不愿万金宅”与“但愿盐利”“但愿千料舶”形成强烈反差,直揭盐商对盐业暴利的狂热追逐。语言通俗如白话,却以极端化的选择,将盐业利润的诱惑与盐商的逐利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为后文揭露其暴富埋下伏笔。“大农课盐析秋毫,凡民不敢争锥刀。盐商本是贱家子,独与王家埒富豪。”前两句写官府对盐业征税严苛,百姓连微小利益都不敢触碰,反衬盐商的特权;后两句直击社会不公,盐商本出身低微,却能凭盐业暴富至比肩王侯。“析秋毫”与“争锥刀”、“贱家子”与“埒富豪”的对比,尖锐揭示制度偏袒下的阶层裂变,批判锋芒毕露。“亭丁焦头烧海榷,盐商洗手筹运握。大席一囊三百斤,漕津牛马千蹄角。”以“亭丁焦头”的煎熬与“盐商洗手”的轻松作比,凸显盐民与盐商的境遇天差。“焦头”状盐民劳作之苦,“洗手”显盐商运筹之易;后两句铺陈盐包之重、运输之盛,以具体数字(三百斤、千蹄角)展现盐商经营规模,在对比与铺陈中暗含对底层的同情与对特权的愤懑。“司纲改法开新河,盐商添力莫谁何。大艘钲鼓顺流下,检制孰敢悬官铊。”揭露官商勾结的乱象:盐政官吏改法开河,实则为盐商扩张势力铺路;盐商大船鸣鼓顺流,无人敢依法查验。“莫谁何”“孰敢”等词,尽显盐商仗势横行的嚣张与制度的形同虚设,讽刺辛辣,直指权力腐败的核心。“吁嗟海王不爱宝,夷吾筴之成伯道。如何后世严立法,祗与盐商成富媪。”借管仲以盐业助齐国称霸的典故,与后世“严立法”反让盐商暴富对比,发出深沉慨叹。“祗与”二字点破制度设计的荒诞,本应利民的法规,竟成盐商敛财工具,既嘲讽了政策的失效,也暗含对治国者失策的批判。“鲁中绮,蜀中罗,以盐起家数不多。只今谁补货殖传,绮罗往往甲州县。”以“鲁绮”“蜀罗”代指奢华,先说靠盐业起家者曾不多见,转而点出当下盐商穿绫罗、富过州县的现状。今昔对比中,既展现商业发展对传统观念的冲击,也以“绮罗甲州县”的具象描写,强化盐商奢靡与社会失衡的图景,收束于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元无名氏《折桂令·朔风寒吹下银沙》

下一篇:元·谭处端《行香子·得得无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