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èi
jiāng
yuè
·
·
qīng
bái
yún

朝代:元作者:萨都剌浏览量:3
zhōu
láng
yōu
zhàn
qīng
xiǎo
qiáo
héng
shàng
hóng
chén
fēi
dào
wéi
yǒu
bái
yún
lái
chū
xiù
xīn
líng
jiāng
yǒu
tài
shuǐ
miàn
chuī
mén
yáo
wàng
zhōng
shān
bàn
liú
zhù
hán
yǐng
dàn
dàng
yōu
yáng
zhāo
zhāo
shì
fān
jīn
zhǐ
diǎn
rén
xíng
bàn
shì
tīng
ōu
zhǔ
yìng
shuǐ
zhū
lóu
huà
fǎng
zhī
chù
tiān
juàn
shí
guī
diào
chūn

译文

周郎有着清幽的雅趣,占据着清溪的这一处曲折之地,有小桥横跨溪上供人渡过。溪水之上,世俗的喧嚣与纷扰根本无法到达,只有白云自在地来来去去。那白云像从山洞里飘出般毫无目的,掠过江面时却带着优美的姿态,水面上,鱼儿吐出的泡沫像轻盈的飞絮。靠着门向远方眺望,钟山被云雾遮去了一半,仿佛被这景色挽留了下来。水面上的倒影轻轻荡漾、舒缓悠扬,从早到晚,这其间经历了多少朝代的更替、世事的变迁。手指着当年人们游玩取乐的地方,如今大半已变成水鸟栖息的沙洲。映照在水中的红色楼阁,载着歌声起舞的画船,如今都寂寞地消逝在何处。漂泊天涯的疲倦游子,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在春雨中垂钓。

逐句剖析

"周郎幽趣":周郎有着清幽的雅趣,

"占清溪一曲":占据着清溪的这一处曲折之地,

"小桥横渡":有小桥横跨溪上供人渡过。

"溪上红尘飞不到":溪水之上,世俗的喧嚣与纷扰根本无法到达,

"惟有白云来去":只有白云自在地来来去去。

"出岫无心":那白云像从山洞里飘出般毫无目的,

"凌江有态":掠过江面时却带着优美的姿态,

"水面鱼吹絮":水面上,鱼儿吐出的泡沫像轻盈的飞絮。

"倚门遥望":靠着门向远方眺望,

"钟山一半留住":钟山被云雾遮去了一半,仿佛被这景色挽留了下来。

"涵影淡荡悠扬":水面上的倒影轻轻荡漾、舒缓悠扬,

"朝朝暮暮":从早到晚,

"是几番今古":这其间经历了多少朝代的更替、世事的变迁。

"指点昔人行乐地":手指着当年人们游玩取乐的地方,

"半是鹭汀鸥渚":如今大半已变成水鸟栖息的沙洲。

"映水朱楼":映照在水中的红色楼阁,

"踏歌画舫":载着歌声起舞的画船,

"寂寞知何处":如今都寂寞地消逝在何处。

"天涯倦客":漂泊天涯的疲倦游子,

"几时归钓春雨":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在春雨中垂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酹江月·题清溪白云图》是元代萨都剌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围绕一幅清溪白云图展开。上片描绘了清溪周郎居处的清幽之景,有清溪、小桥、白云、游鱼,展现出宁静自然的氛围。下片则由眼前景联想到古今变迁,昔日游乐之地如今已物是人非,最后以天涯倦客渴望归钓春雨作结。全词借景抒情,将眼前的山水之景与对历史变迁、人生倦怠的感慨相融合,意境悠远,表达了词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学家

萨都剌(1307?~1359?),元代文学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人,一说西域答失蛮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进士,官至南台侍御史。萨都剌的诗词,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部分诗歌表达了为民请命、励精图治的政治思想。其山水诗颇见功力,不少作品富有生活实感,描写细腻,贴切入微。在诗歌技巧上,其作品截取平淡的生活片段;层层深入、凝练简洁;善于创造、形象生动;偶亦采用通感手法,将视觉、听觉、嗅觉等联通使用,互相比譬。主要作品有《雁门集》《萨天锡诗集》《天锡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紧扣“清溪白云图”的画面展开。“周郎幽趣,占清溪一曲,小桥横渡”,开篇点出画中“周郎”的清雅意趣,他占据着一弯清溪,溪上有小桥横跨,寥寥几笔勾勒出画中宁静的山水景致,“占”字仿佛让画中景色有了归属,透着对这份清幽的珍视。“溪上红尘飞不到,惟有白云来去”,用“红尘飞不到”与“白云来去”对比,写出画中环境远离尘世喧嚣,只有白云自在飘荡,既描绘了画的空灵,又暗含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出岫无心,凌江有态,水面鱼吹絮”,化用古人写云的句子,说白云像无心出山般自在,又带着姿态掠过江面,水面上鱼儿吹起的泡沫像轻絮,动静相衬,让画面有了生机,语言朴素却写出了自然之美。“倚门遥望,钟山一半留住”,画中似有人倚门远望,远处的钟山被云雾遮去一半,仿佛被景色“留住”,既写画中远景,又藏着对这景色的不舍之情。下片由画中景转入由景生发的感慨。“涵影淡荡悠扬,朝朝暮暮,是几番今古”,写水中倒影轻柔荡漾,朝来暮去间,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变迁,由眼前景牵出对时光流逝的思绪,平淡中藏着深沉。“指点昔人行乐地,半是鹭汀鸥渚”,昔日人们游乐的地方,如今大半成了水鸟栖息的沙洲,今昔对比中,透着世事变迁的怅惘,简单的叙述里藏着对过往的感慨。“映水朱楼,踏歌画舫,寂寞知何处”,曾经的红楼、歌船,如今不知消散在何处,只剩寂寞,进一步写繁华不再的空寂,让时光流逝的感慨更浓。“天涯倦客,几时归钓春雨”,结尾点出漂泊的游子,问何时能回到这样的清溪边,在春雨中垂钓归隐,既呼应了上片的清幽景色,又直白地流露了思乡、渴望归隐的心情,让全词的情感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吉昌《风入松·炼神入道混融成》

下一篇:元·杨维桢《冶师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