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馆青春老":山间屋舍春色渐褪,
"溪扉白露斜":溪畔柴扉披着暮色残霞。
"微风起新絮":柔风卷起柳絮纷飞,
"小雨落余花":细雨轻敲残花坠下。
"蜜满蜂登课":蜂巢酿满金黄蜜糖,
"泥香燕作家":新泥衔筑巢穴成双。
"物情犹好在":万物规律依然恒常,
"人事益纷拏":人间纷扰却愈显庞杂。
1. 分段赏析
首联“山馆青春老,溪扉白露斜”描绘出一幅暮春时节山馆周边的景象图。“山馆青春老”点明地点是山间馆舍,“青春老”将春天拟人化,形象地写出暮春时节春天即将逝去、时光匆匆之感,仿佛春天这位“老者”已步入暮年,营造出一种时光易逝、韶华不再的惆怅氛围。“溪扉白露斜”描绘出溪边门户旁,白露渐渐倾斜洒落的画面。“白露”点明时节特征,暗示已至暮春向初夏过渡之时,“斜”字赋予白露动态感,勾勒出一幅清幽又略带寂寥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略带哀愁的基调。颔联“微风起新絮,小雨落余花”对仗工整,细腻地描绘了暮春典型的自然景象。“微风起新絮”中,“微风”轻柔,“新絮”指柳絮,微风轻轻吹起,柳絮随风飘荡,画面灵动而优美,展现出暮春时节柳絮纷飞的轻盈之态,充满了生机与动感。“小雨落余花”则描绘了细雨飘落,打在残存的花朵上的情景。“小雨”增添了几分静谧与轻柔,“余花”表明春天已过,花朵大多凋零,仅剩些许残花,细雨打在残花上,更增添了几分凄美与哀伤。此联一动一静,将暮春时节的生机与凋零巧妙融合,以乐景衬哀情,更显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惋惜之情。颈联“蜜满蜂登课,泥香燕作家”视角从自然景象转向动物的活动,展现出暮春时节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蜜满蜂登课”运用拟人手法,“登课”将蜜蜂采蜜的行为赋予人类学习、完成任务的意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蜜蜂在暮春时节,花朵盛开、花蜜充足时忙碌采蜜的情景,体现出蜜蜂的勤劳与自然界的和谐有序。“泥香燕作家”同样拟人化,“作家”把燕子筑巢的行为说成是在建造自己的家,描绘出燕子在温暖的暮春,衔着带着泥土芬芳的泥土筑巢的忙碌画面,展现出燕子的活力与对生活的热爱。这两句诗通过对蜜蜂和燕子活动的描写,为全诗增添了欢快、积极的氛围,与前两联的哀愁形成对比,使诗歌情感更加丰富。尾联“物情犹好在,人事益纷挐”,“物情犹好在”承接上文对自然景象和动物活动的描写,指出自然界的万物依旧呈现出美好的状态,无论是柳絮纷飞、残花飘落,还是蜜蜂采蜜、燕子筑巢,都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留恋。“人事益纷挐”笔锋一转,将视角从自然转向人间,“纷挐”形容人事复杂、纷乱,与上句自然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诗人对人间世事复杂、纷扰不断的感慨与无奈。此联由景入情,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诗歌在描绘暮春之景的基础上,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事关系的共鸣。
上一篇:元·明本《行香子·无物思量》
下一篇:元·王哲《黄鹤洞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