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ǎn
huáng
ēn
·
·
dào
shì
mén

朝代:元作者:刘处玄浏览量:3
dào
shì
mén
zhēn
tōng
hǎi
miào
yīn
yáng
wài
rán
jiě
jīn
gāng
zhì
dùn
jué
zhēng
mǐn
ài
qiān
xuán
yán
ào
míng
wēi
guāng
yùn
zhuǎn
jié
chéng
wén
gài
xiá
huī
cháng
zhào
guà
ài
sōng
shí
liào
gèn
mào
jīn
zhēn
zài
nián
gōng
xíng
mǎn
shēng
xiān
jiè

译文

道家、佛家与儒家,真正能通达真理的海洋。《易经》的精妙在阴阳变化之外,道理自然能领悟。《金刚经》的根本道理,让人顿时明白无争无爱的境界。《道德经》五千字的玄妙言辞虽深奥,却能让人明白其广大内涵。微弱的光芒流转运行,凝聚成如彩云般的覆盖物。霞光的光辉常常照耀身体,有什么牵挂阻碍呢。即使松树枯萎、石头腐烂,真理从古到今依旧真实存在。将来修行与功德圆满,便能升入神仙境界。

逐句剖析

"道释与儒门":道家、佛家与儒家,

"真通法海":真正能通达真理的海洋。

"易妙阴阳外":《易经》的精妙在阴阳变化之外,

"自然解":道理自然能领悟。

"金刚至理":《金刚经》的根本道理,

"顿觉无争泯爱":让人顿时明白无争无爱的境界。

"五千玄言奥":《道德经》五千字的玄妙言辞虽深奥,

"夷明大":却能让人明白其广大内涵。

"微光运转":微弱的光芒流转运行,

"结成雯盖":凝聚成如彩云般的覆盖物。

"霞辉常照体":霞光的光辉常常照耀身体,

"何挂碍":有什么牵挂阻碍呢。

"松枯石料":即使松树枯萎、石头腐烂,

"亘貌古今真在":真理从古到今依旧真实存在。

"他年功行满":将来修行与功德圆满,

"升仙界":便能升入神仙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感皇恩·道释与儒门》是宋代刘处玄所作的一首曲,属游仙题材。曲中谈及道家、佛家与儒家都能通达真理,《易经》的精妙、《金刚经》的至理能让人领悟无争无爱的境界,《道德经》的玄妙道理广大分明。又写修行中微光运转形成云盖,霞光常照身无挂碍,即便松枯石烂,真理依然存在,最终期盼功行圆满升仙。全曲语言质朴,表达了对修行悟道的追求和对升仙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道释与儒门,真通法海”,直言道家、佛家与儒家都能通达真理的海洋,展现出对各家学说共通性的理解。“易妙阴阳外,自然解”,说《易经》的精妙在阴阳变化之外,能让人自然领悟道理,强调认知的通透。“金刚至理,顿觉无争泯爱”,提及《金刚经》的根本道理,使人瞬间明白无争无爱的境界,突出真理对心境的影响。“五千玄言奥,夷明大”,指《道德经》的玄妙言辞虽深奥,却能让人明白其广大的内涵,体现对经典智慧的推崇。“微光运转,结成雯盖”,描绘修行中微光流转,形成如彩云般的覆盖,带有玄幻色彩,象征修行的进阶。“霞辉常照体,何挂碍”,写霞光常照耀身体,没有任何阻碍,体现修行达到无拘无束的状态,暗含对超脱境界的向往。“松枯石烂,亘貌古今真在”,以“松枯石烂”的长久不变作比,说真理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强调真理的永恒性。“他年功行满,升仙界”,直抒胸臆,表达若将来修行圆满、功德具足,便能升入仙界的期盼,点明对修仙目标的坚定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哲《川拨棹·二更里》

下一篇:元·王冕《杂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