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kuài
·
·
dài
yuè
xíng

朝代:元作者:马致远浏览量:3
dài
yuè
xíng
xīng
zǒu
guǎn
hán
shí
xiāng
qiū
ér
pàng
le
zán
xiāo
shòu
zhěn
shàng
yōu
shàng
chóu
hòu
xiū

译文

在月光下赶路,披着星星前行。独自住在旅馆里,面对着寒食节的冷清和故乡秋天的萧瑟,妻儿在家可能养胖了,而我却日渐消瘦。躺在床上时心里满是忧虑,骑在马上也是满心愁绪,这样下去,直到死后才能得到解脱和休息啊。

逐句剖析

"带月行":在月光下赶路,

# 带月:披戴月色。

"披星走":披着星星前行。

"孤馆寒食故乡秋":独自住在旅馆里,面对着寒食节的冷清和故乡秋天的萧瑟,

"妻儿胖了咱消瘦":妻儿在家可能养胖了,而我却日渐消瘦。

"枕上忧":躺在床上时心里满是忧虑,

"马上愁":骑在马上也是满心愁绪,

"死后休":这样下去,直到死后才能得到解脱和休息啊。

# 休:歇息,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四块玉·带月行》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描绘了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形象。开篇生动展现出游子为生活奔波、日夜兼程的艰辛。又点明时间和地点,寒食节本是团圆之日,而诗人却在孤馆中,思念着故乡的秋天,凸显出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接着通过对比妻儿的安好与自己的憔悴,进一步强调了游子的艰辛和对家人的牵挂。最后直白地抒发了游子内心的忧愁,这种忧愁如影随形,只有在死亡后才能解脱,体现出深深的无奈与悲哀。全曲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生动地刻画了游子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1251?~1321?),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戏曲创作以格调飘洒脱俗,语言典雅清丽著称。杂剧或写历史兴亡之爱国主题,或写士人怀才不遇之穷愁困顿,多数则写隐居乐道、神仙道化,以寄孤愤。散曲多写景纪行、叹世归隐之作。风格皆豪放清逸。马致远终生致力于剧曲创作,所作杂剧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青衫泪》及与人合写的《黄粱梦》七种,其中《汉宫秋》最为著名。散曲有辑本 《东篱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带月行,披星走”,这句词中“带月”“披星”描绘出游子赶路的时间之长、环境之艰苦,展现出他为生活奔波的忙碌与艰辛,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为全曲奠定了忧愁的基调。“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这句词中“孤馆”点明游子独自居住的环境,增添了孤独感;“寒食故乡秋”在特定的节日里,引发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妻儿胖了咱消瘦”通过对比,突出了游子的辛劳和对家人的牵挂,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这句词中“枕上忧,马上愁”直接抒发了游子内心的忧愁,这种忧愁无时无刻不在,无论是在休息时还是在奔波中。“死后休”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忧愁的厌倦和对解脱的渴望,体现出深深的无奈与悲哀,使全曲的情感达到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逢《秋夜叹》

下一篇:元·贡性之《题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