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梅花底旧青灯":玉色的梅花树下,是那盏熟悉的青灯。
"照我鬓星星":灯光照着我鬓边稀疏的白发。
"寒透远山屏":寒意穿透了绘有远山的屏风。
"无梦到、":连梦中都到不了、
"春垆酒瓶":有暖酒的酒馆。
"江空岁晏":江天空阔,已到年末,
"路迷人远":道路迷茫,故人在远方,
"消得几沉凝":能承受住几次这样的沉思凝望呢。
"一夜玉壶冰":一整夜,寒冷得像玉壶里的冰。
"又恼得、":又惹得我、
"文园病成":像当年的文园令一样,愁出病来。
元末明初词人
邵亨贞(1309~1401),元末明初词人。字复孺,号清溪(或作贞溪)。祖籍严州淳安(今属浙江),徙居华亭(今上海松江)。曾任松江府学训导,后其子邵佳因罪系狱,邵亨贞亦受牵累。邵亨贞熟谙经史,在书法、医卜、阴阳、佛老等方面均有造诣,工诗善词,尤长倚声。前期词作,多涉及读书交游、诗酒唱和。元明易代之际,其词拓宽了关注视野,将山河巨变、乱世生活写入词句中。入明之后的词作,多凄凉感伤。《风入松·与李仲舆叙旧》《春草碧·乱离避世无方略》《虞美人·谢张芳远惠杏花》等均有名。有《野处集》《蚁术诗选》《蚁术词选》。
1. 分段赏析
上片以“玉梅花底旧青灯”起笔,“玉梅花”清冷高洁,“旧青灯”带着时光的痕迹,两个意象叠加,营造出凄清的氛围。“照我鬓星星”中,青灯的微光映出“我”鬓边的白发,“星星”形象地写出白发稀疏之态,将岁月流逝的伤感通过眼前之景自然流露。“寒透远山屏”不仅写寒气穿透绘有远山的屏风,更暗示着寒意侵入心底;“无梦到、春垆酒瓶”则以“春垆酒瓶”这一温暖的意象作反衬,连梦中都难寻暖意,更显现实的孤寂与怅惘。下片“江空岁晏”点明时节,年末的江天显得空旷寂寥,暗含时光易逝的感慨;“路迷人远”写出前路迷茫、故人遥远的境况,“消得几沉凝”直抒胸臆,问这样的沉思与怅然能承受多少,将内心的沉重娓娓道来。“一夜玉壶冰”以玉壶盛冰的意象,既写冬夜的寒冷,又喻心境的冰凉;“又恼得、文园病成”用汉代司马相如(文园令)患病的典故,将无形的愁绪化为有形的“病”,把孤独与忧愁推向深处,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
上一篇:元·侯善渊《黄婴儿》
下一篇:元·杨维桢《摘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