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二赵俱已矣":吴兴的二位赵姓画家都已经离世了,
"雪窗因以专其美":雪窗因此独自拥有(画兰的)美妙技艺。
"不须百亩树芳菲":不需要种植百亩兰花来展现芬芳,
"霜毫扫动光风起":画笔挥动,就像有光风涌起。
"大花哆唇如笑人":大朵的兰花张开嘴唇,如同在笑的人,
"小花敛媚如羞春":小朵的兰花收敛妩媚,好像羞于面对春天。
"翠影飘飘舞轻浪":翠绿的影子飘飘然,如在轻浪中舞动,
"正色不染湘江尘":纯正的颜色不沾染湘江的尘埃。
"湘江雨冷暮烟寂":湘江边暮雨寒冷,烟雾寂静,
"欲问三闾杳无迹":想要询问三闾大夫(屈原),却踪迹杳然。
"忾慷不忍读离骚":感慨激昂得不忍心读《离骚》。
"目极飞云楚天碧":极目远望,只见楚天碧空飞云飘荡。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全诗借雪窗所绘兰花姿态与湘江暮雨景象,写出雪窗笔下兰花的形神兼备,表达对高洁品格的精神追慕。
2. 分段赏析
前四句:“吴兴二赵俱已矣,雪窗因以专其美。不须百亩树芳菲,霜毫扫动光风起”,诗人开篇先说吴兴二赵已离世,雪窗得以独擅画兰之美,为下文描写雪窗所画兰花做铺垫。“不须百亩树芳菲,霜毫扫动光风起”,强调明上人(雪窗)绘画技艺高超,无需真实的大片兰花盛开,仅用画笔就能让画面产生光风涌起的美妙效果,突出画中兰花的魅力。中间四句:“大花哆唇如笑人,小花敛媚如羞春。翠影飘飘舞轻浪,正色不染湘江尘”,细致入微地描绘画中兰花的姿态。大花像张开嘴唇在笑的人,小花似羞涩于春天的妩媚少女,生动展现兰花的不同神态。“翠影飘飘舞轻浪”描绘兰花翠影舞动,如在轻浪中摇曳,画面富有动态美。“正色不染湘江尘”则赞美兰花的高洁品质,不沾染尘世的污浊,将兰花的品格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后四句:“湘江雨冷暮烟寂,欲问三闾杳无迹。忾慷不忍读离骚,目极飞云楚天碧”,诗人由画中兰花联想到湘江及屈原。“湘江雨冷暮烟寂”营造出一种凄凉、寂静的氛围,“欲问三闾杳无迹”表达对屈原的追思,屈原投江,踪迹难寻。“忾慷不忍读离骚”抒发内心感慨,因情感激昂而不忍读《离骚》。最后“目极飞云楚天碧”,极目远望,只见楚天碧空飞云,给人以悠远、开阔之感,在对历史的追思和对未来的展望中,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复杂的情感。
上一篇:元·杨维桢《采桑词》
下一篇:元·谭处端《长思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