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jiāng
xiān
·
·
hǎi
táng

朝代:元作者:刘秉忠浏览量:3
shí
kuáng
fēng
cái
shì
dìng
mǎn
yuán
táo
fēn
fēn
huáng
fēng
fěn
dié
shēng
chēn
hǎi
táng
tān
shuì
zháo
liú
zhī
chūn
biàn
便
shì
xiāng
duì
rǎn
dān
qīng
dào
tiān
zhēn
hóng
jīng
shén
mián
qīng
zǎo
yīng
yǒu
huā
rén

译文

狂风肆虐了十日才终于停歇,满园中的桃李花瓣纷纷飘落。黄蜂和粉蝶啊,你们可别心生嗔怪。海棠好像还在贪睡未醒,却独独留存下了一枝春意。即便是让徐熙对着海棠作画,他的丹青妙笔也难绘出海棠这般天然纯真。雨后海棠的红色愈发鲜艳,显得格外精神。彻夜难眠,清晨即起,应该会有珍惜这海棠花的人吧。

逐句剖析

"十日狂风才是定":狂风肆虐了十日才终于停歇,

"满园桃李纷纷":满园中的桃李花瓣纷纷飘落。

"黄蜂粉蝶莫生嗔":黄蜂和粉蝶啊,你们可别心生嗔怪。

# 嗔:怒。

"海棠贪睡著":海棠好像还在贪睡未醒,

"留得一枝春":却独独留存下了一枝春意。

"便是徐熙相对染":即便是让徐熙对着海棠作画,

# 徐熙:是五代南唐画家,工花木、蔬果、禽鸟、虫、鱼。与后蜀黄筌并称“黄徐”,形成五代花鸟画的两大主要流派。

"丹青不到天真":他的丹青妙笔也难绘出海棠这般天然纯真。

# 丹青不到天真:(颜料)画不出天真之态。

"雨余红色愈精神":雨后海棠的红色愈发鲜艳,显得格外精神。

"夜眠清早起":彻夜难眠,清晨即起,

"应有惜花人":应该会有珍惜这海棠花的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江仙・海棠》是元初刘秉忠创作的一首词。刘秉忠是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此词主题围绕海棠展开,词人描写了风定桃李纷谢,独有海棠显春色及雨后早起人惜花的伤感心情。上片写狂风初定,桃李凋零,而海棠独存;下片将海棠与丹青画作对比,突出其天然之美,又写雨后海棠更显精神,想象清晨有惜花之人。运用衬托,以桃李的纷纷凋落衬托海棠的坚韧;还运用对比,将人工丹青与海棠的自然之美对比。作品以细腻笔触展现海棠之美,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体现了刘秉忠词作对自然景物独特的审美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政治家、文学家

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文学家。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先入全真道,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谥文贞,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后被举荐入忽必烈(世祖)王府。刘秉忠建议定百官爵禄、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世祖至元元年,奉命还俗,复姓刘氏,赐名秉忠。刘秉忠与张文谦、张易、王恂、郭守敬并称为“紫金山五杰”。其兼擅诗文词曲,潇散闲澹,与其为人相类。主要作品有《西州客中》《过玲珑山》。著有《藏春集》六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的词。描绘了狂风过后,满园桃李纷纷凋零,而海棠却似贪睡般留存春色的景象。通过将海棠与桃李对比,以及以人工丹青与天然海棠对照,突出海棠独占春光的形象及其天真亮丽、生机勃勃的特质。还想象雨后早起会有惜花之人,表达了词人对海棠的喜爱与怜惜之情,寄寓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2. 分段赏析

上片“十日狂风才是定,满园桃李纷纷。黄蜂粉蝶莫生嗔。海棠贪睡著,留得一枝春”中,“十日狂风才是定,满园桃李纷纷”描绘狂风肆虐十日刚停,满园桃李便纷纷飘落,展现出风雨后的凋零景象。“黄蜂粉蝶莫生嗔”,诗人仿佛在劝慰黄蜂粉蝶不要因桃李凋零而嗔怪,为海棠的出场做铺垫。“海棠贪睡著,留得一枝春”,则笔锋一转,突出海棠在狂风中仿佛贪睡未醒,却独留一枝春意,以桃李的凋落反衬海棠的坚韧与独特,尽显其生机。下片“便是徐熙相对染,丹青不到天真。雨余红色愈精神。夜眠清早起,应有惜花人”中,“便是徐熙相对染,丹青不到天真”,徐熙是南唐著名画家,这里将海棠与徐熙的丹青画作相比,强调即使是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出海棠的天然纯真之美。“雨余红色愈精神”,写雨后海棠的红色更加鲜艳,精神抖擞,进一步刻画海棠的神韵。“夜眠清早起,应有惜花人”,诗人想象在这海棠美好的清晨,一定有珍惜它的人,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也表达出对海棠之美的赞美与怜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杨维桢《金盘美人》

下一篇:元·姬翼《春从天上来·枯木寒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