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桃源寂寞回":梦中环绕着桃源,醒来后带着寂寞返回。
"春残滋味似秋情":暮春的滋味就像秋天的情思。
"多情翻恨酒为媒":多情反而怨恨酒是媒介让自己陷入情感纠葛。
"数点雨声风约住":几点雨声被风止住,
"一帘花影月移来":一帘花影随着月亮移动而来。
"小阑幽径独徘徊":在小栏杆围绕的幽静小路上独自徘徊。
金元之际文学家、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学宏词,授儒林郎,任国史院编修。金亡不仕。元好问工诗文,亦擅词。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题材广及山水、伤乱、咏怀、寄赠等方面。词学苏、辛一派,早期风格豪放;中年后遭际沧桑,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于一炉。著作有《遗山集》。又编选金一代诗歌为《中州集》。
1. 分段赏析
上片:“梦绕桃源寂寞回”,描绘了词人梦到桃源后回到现实的情景。“梦绕桃源”体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寂寞回”则表现出词人回到现实后的孤独和失落,为全词奠定了惆怅的基调。“春残滋味似秋情”,将暮春的滋味比作秋天的情思。“春残”点明了时间是暮春,“滋味似秋情”则通过比喻,将暮春的惆怅和无奈表现得更加深刻,体现出词人内心的惆怅和无奈。“多情翻恨酒为媒”,表达了词人因为多情而怨恨酒的情感。“多情”体现了词人的情感丰富,“翻恨酒为媒”则表明词人认为酒是让自己陷入情感纠葛的媒介,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下片:“数点雨声风约住,一帘花影月移来”,描绘了雨声被风止住、花影随月移动的清幽景象。“数点雨声风约住”描绘了雨声被风止住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一帘花影月移来”描绘了花影随月移动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清幽的氛围,为词人独自徘徊的情景提供了背景。“小阑幽径独徘徊”,描绘了词人独自在幽静的小路上徘徊的情景。“小阑幽径”描绘了幽静的小路,“独徘徊”则表现出词人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寂寞,进一步深化了词人内心的惆怅和孤独。
上一篇:元·赵孟頫《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