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ì
huā

朝代:元作者:倪瓒浏览量:3
guì
huā
liú
wǎn
lián
yǐng
dàn
qiū
guāng
fēng
hái
luò
fēi
fēi
wèi
yāng
shéng
quē
yuè
jīn
fén
xiāng
yuán
xiǎng
líng
rán
guī
mèng
cháng

译文

桂花留存着傍晚的色泽,帘子的影子使秋天的风光显得淡雅。轻柔的风还在吹,桂花纷纷飘落,夜晚还没有结束。玉绳星低垂,缺月高挂,金鸭形的香炉停止了焚香。忽然涌起对故乡的思念,清凉的归乡之梦悠长。

逐句剖析

"桂花留晚色":桂花留存着傍晚的色泽,

"帘影淡秋光":帘子的影子使秋天的风光显得淡雅。

"靡靡风还落":轻柔的风还在吹,桂花纷纷飘落,

"菲菲夜未央":夜晚还没有结束。

"玉绳低缺月":玉绳星低垂,缺月高挂,

"金鸭罢焚香":金鸭形的香炉停止了焚香。

"忽起故园想":忽然涌起对故乡的思念,

"泠然归梦长":清凉的归乡之梦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桂花》是元代诗人倪瓒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秋夜桂花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淡雅的氛围。诗的前两联主要描写秋夜桂花的美丽景象,首联描绘了桂花在傍晚时分的色泽和帘影映照下的秋光;颔联描写了秋风轻拂、桂花飘落的情景,展现出秋夜的动态美。后两联由景及情,颈联描绘了夜空中的星月和停止焚香的香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尾联表达了诗人忽然涌起的思乡之情,使诗歌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全诗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画家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文学家。一说初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子、幻霞子、荆蛮民等,常州无锡(今属江苏)人。其家是吴中有名的富户,但倪瓒不愿管理生产,自称“懒瓒”。其性好洁而迂僻,人称“倪迂”。初奉佛教禅宗,后入全真教。人品高洁,元末卖田散财,浪迹太湖、泖湖一带。一生未仕。倪瓒擅画水墨山水,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元四家”。其创“折带皴”,所作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意境清远萧疏,自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其诗多为酬唱之作,造语天然,清隽淡雅;散文自然不雕琢。兼工书法,学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存世画作有《渔庄秋霁图》《梧竹秀石图》《雨后空林》等。诗文有《倪云林先生诗集》《清閟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开篇点题,描绘了桂花在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色。“留晚色”赋予桂花以人的情感,仿佛它有意留存这傍晚的色泽;“帘影淡秋光”则通过帘子的影子,将秋天的风光衬托得更加淡雅,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进一步描写秋夜的景象。“靡靡风还落”描绘了秋风轻柔地吹拂,桂花纷纷飘落的情景;“菲菲夜未央”则强调了夜晚还没有结束,桂花仍在飘落,展现出秋夜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颈联“玉绳低缺月,金鸭罢焚香”,描绘了夜空中的景象。“玉绳低缺月”描绘了玉绳星低垂,缺月高挂的夜空,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金鸭罢焚香”则描绘了金鸭形的香炉停止了焚香,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为诗人的思乡之情营造了合适的氛围。尾联“忽起故园想,泠然归梦长”,由景及情,诗人由眼前的桂花和宁静的夜空,忽然涌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忽起”一词表现出诗人思乡之情的突然涌现;“泠然归梦长”则描绘了诗人的归乡之梦清凉而悠长,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使诗歌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刘处玄《踏云行·到处为家》

下一篇:元·周权《晚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