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g
chūn
·
·
tóu
fēng
yuè
shí
shí
guò

朝代:元作者:姚燧浏览量:3
tóu
fēng
yuè
shí
shí
guò
yǎn
ér
cáo
jiàn
jiàn
duō
yǒu
rén
wèn
shì
rén
hǎi
kuò
fēng

译文

吟风咏月的笔墨生涯匆匆流过,眼底下儿孙小辈日渐增多。有人问我人事如何?人海无边的辽阔,没有一天没有风波。

逐句剖析

"笔头风月时时过":吟风咏月的笔墨生涯匆匆流过,

# 风月:笔下描绘的清风明月。

"眼底儿曹渐渐多":眼底下儿孙小辈日渐增多。

# 儿曹:小儿辈,指晚辈的青年。

"有人问我事如何":有人问我人事如何?

"人海阔":人海无边的辽阔,

# 人海阔:指人事纷纭复杂。

"无日不风波":没有一天没有风波。

# 风波:喻人事的复杂和仕途的艰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是元代散曲家姚燧创作的一首散曲。该曲围绕时光变迁与人生感慨展开,起首描绘作者往昔钟情于舞文弄墨,书写清风明月,却惊觉时光飞逝,新一代逐渐成长起来。随后以设问句“有人问我事如何”引出“人海阔,无日不风波”,直抒胸臆,感慨人世如广阔大海,风波不断,道出世道的艰难。前两句通过对自身创作生活及周围人事变化的描述,营造出时光流逝之感;后三句以问答形式,点明主题,抒发对世事艰难的喟叹,结构紧凑,层层递进。此散曲严谨沉稳,在音韵、格律上和谐精妙,且全曲无衬字,尽显文人曲的艺术风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章家、诗人

姚燧(1238~1313),元代文章家、诗人。字端甫,号牧庵,谥号文,河南洛阳人。早年从许衡受学,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姚燧诗、文、词、曲兼擅,尤以文章著名。他为文追求气脉贯通,形成纵横开阖、雄深雅健的文风,多记序之文和碑铭诏诰。其诗以古体见长,写景诗占多数。其散曲内容主要写男女风情,风格以风流蕴藉为主。主要作品有《夕佳亭》《云东楼》《水调歌头·岳阳寄定庵王万户》《水调歌头·守岁》等。著有《牧庵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是元代姚燧创作的散曲,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姚燧一生历居显要,享受高官厚禄,却也深陷宦海,饱尝仕途风波的变幻无常。元代社会上层内部倾轧严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姚燧面对现实,心中满是慨叹,遂创作此篇,借曲抒发自己对世事艰难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此联为精妙的对句,从词性上看,“笔头”与“眼底”,均为名词性偏正结构,一个关乎创作,一个关乎所见;“风月”对“儿曹”,前者代表着诗意的生活情趣,后者指向生活中的人事繁衍;“时时过”和“渐渐多”,“时时”“渐渐”这两个叠词的运用,增强了时间流逝的节奏感,“过”与“多”准确地表现出时光消逝与人事增长的动态。在句子结构方面,都是主谓结构,且平仄搭配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充分展现了元曲格律之美。在内容上,“笔头风月时时过”,描绘出作者曾经沉浸于书写风花雪月、吟诗作赋的生活,然而随着岁月流转,这样的时光不断消逝,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悄然离去的淡淡惋惜。“眼底儿曹渐渐多”,则从生活场景的变化入手,写眼前儿女子孙逐渐增多,这既暗示着自己步入暮年,也从侧面反映出时光的不可逆。这两句看似只是在陈述生活中的平常变化,实则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深沉感慨,为后文情感的转折埋下伏笔。从形象塑造上,让读者看到一位在时光长河中逐渐老去,见证着生活变迁的文人形象。“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有人问我事如何”,以设问的方式陡然一转,打破前文营造的平淡氛围,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与思考,巧妙地实现了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到对人生整体境遇思考的过渡。“人海阔,无日不风波”,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社会比作广阔无垠的大海,形象地突出了社会的复杂与庞大;“无日不风波”则极度夸张地强调了生活中处处充满波折与动荡,每一天都可能面临新的挑战与危机。在内容上,这是作者对他人询问的回答,更是对自己一生仕途及人生经历的高度概括。作者历经世事,深刻体会到在这茫茫人海、广阔社会中,人事纷争不断,难以有真正的安稳平静。这种略显消极的表述背后,实则蕴含着作者对现实的深深无奈与不满。从主题上看,深化了作品对人生艰难、世事无常的揭示,使读者能够透过文字,感受到作者在岁月磨砺中积累的沧桑之感,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清醒认知与批判态度,将整首曲的思想深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姚燧善于写曲,他的曲中经常出现雅俗相村的手法,这支小令则更趋本色,多用口语,朗朗上口,明晓流畅。

现代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邓绍基《元曲选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庭筠《乌夜啼·淡烟疏雨新秋》

下一篇:元·杨维桢《平原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