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琼树":天天都是耀眼的琼花仙境生活,
# 琼树:即所谓琼花玉树,形容繁华景象。
"家家朱户":家家都是油漆的红大门,
"骄嘶过沽酒楼前路":喝醉酒的客人,无时不在酒楼前的大路上狂嘶乱叫。
# 骄嘶:指醉后放纵地发出嘶号之声。
"贵何如":可这富贵又能怎样,
"贱何如":贫贱又能如何?
"六桥都是经行处":六座桥都是他们经过的地方,
# 六桥:在杭州西湖。指宋代由苏轼所建的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等六座外湖桥。西湖里湖亦有六桥,为明杨孟瑛所建。
"花落水流深院宇":那些深宅大院里的琼台楼阁,不都有如落花流水一样,一去不返。
# 花落水流深院宇:意谓纵使深宅大院的富贵之家,也终有“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消歇之时。
"闲":悠闲自得,
"天定许":是上天赐给的;
"忙":奔忙劳累,
"人自取":不过是人自己招来的。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散曲,也是一首感慨人生境遇的曲子。通过描绘都市繁华场景,营造出富贵人家的生活氛围,进而引发对富贵与贫贱的思考,表达了富贵无常的观点。借“花落水流深院宇”暗示繁华易逝,最后以“闲,天定许;忙,人自取”表明对闲适生活的推崇,传达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2. 写作手法
对比:“贵何如,贱何如”“闲,天定许;忙,人自取”,将富贵与贫贱、闲适与忙碌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不同生活状态的思考,强调了人不应为功名利禄而忙碌奔波,而应顺应天性,享受闲适的观点。用典:“花落水流深院宇”,巧用“落花流水”的典故,原指暮春景色衰败,常用来比喻好时光的消逝。作者在此处通过描绘落花随水流进深院的景象,暗示了无论富贵贫贱,都无法阻挡时光的流逝,如同落花流水般一去不复返,表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借景抒情:“朝朝琼树,家家朱户,骄嘶过沽酒楼前路”“六桥都是经行处,花落水流深院宇”,通过描写西湖边的琼树、朱户、沽酒楼、六桥、落花流水等景色,营造出一种繁华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逝、富贵无常的感慨。互文:“朝朝琼树,家家朱户”,“朝朝”和“家家”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并非是说每天只有琼树、每家只有朱户,而是说在西湖岸边,处处都有美丽的树木和华丽的房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共同描绘出西湖沿岸持续的繁华景象,将杭州的昌盛繁荣生动地展现出来。
3. 分段赏析
“朝朝琼树,家家朱户”二句,总括西湖沿岸景致。琼树原是传说中生长于昆仑流沙之畔、高耸万仞、需三百人合抱的神树,此处借其名状写湖岸景物的非凡与奇异;“朝朝”铺陈时间维度的延续,“家家”展现空间层面的广布,二者交融,将杭州自然景观的瑰丽奇绝与市井生活的昌盛繁荣,生动呈现于读者眼前。“骄嘶过沽酒楼前路”,勾勒出作者骑马穿行市肆,于酒肆前沽酒痛饮,醉后自在徜徉街头的场景,尽显潇洒不羁、无拘无束的姿态。“贵如何?贱如何”陡然发问,是作者置身繁华都市时的深刻思索。在这热闹非凡的湖滨世界,贫贱富贵的差异清晰可见。究竟是显贵之人更快乐,还是贫贱之人更自在?作者经过一番沉思,得出答案。“六桥都是经行处,落花流水春去也”承接上句,给出答案。当醉意朦胧的作者骑马经过六桥,恍然间,眼前的琼树朱门都蒙上了一层凄清色彩,不禁涌起“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怅惘。纵使富贵至极、权势滔天,也难以抵御时光如流水般的冲刷,恰似“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所道尽的沧海桑田之感。“闲,天定许;忙,人自取”,既然无论身份高低,都难逃既定的命运结局,那么那些整日追逐功名利禄、疲于奔命的行为,便显得徒劳无意义。相较之下,抛却世俗束缚,放浪形骸、随性而为,做一个逍遥自在的闲人,才是体悟人生真趣的正确方式。
4. 作品点评
整支散曲以“醉”为脉络,巧妙串联起写景、论理与抒情。作者并非单纯描摹景致,而是在西湖风光的描绘中,巧妙融入人生哲思,寄寓真挚情感。如此精妙的构思,充分彰显出作者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以及高超的艺术造诣。
# 以醉眼与熟题翻出新意,是其奇处之一。不为篇幅所窘,与小天地中见驰骋往复之功是此曲的又一大奇处。曲是歌诗,“山坡羊”的格律又恰恰有效地助成了此曲的情思。
上海古籍出版社原总编辑赵昌平《元曲鉴赏辞典珍藏本·中》
下一篇:元·王哲《啄木儿·自行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