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ìn
yuán
chūn
·
·
jìng
páng

朝代:元作者:李道纯浏览量:3
jìng
páng
sān
bǎi
liù
shí
mén
mén
tóng
ruò
zài
shēn
zhōng
zhuó
xíng
yòu
shǔ
wán
kōng
yǒu
jiān
xíng
xià
shǒu
liǎng
xià
juān
tōng
xiū
zhēn
shì
ruò
zhī
xuán
qiào
ěr
láo
gōng
xiē
ér
miào
chù
nán
qióng
qīn
jiàn
liǎo
fāng
néng
běn
zōng
kuàng
tīng
zhī
wén
zhī
guān
zhī
yǒu
yòu
zōng
jiàn
chéng
rén
rén
shí
tiān
xiè
gōng
xuán
guān
qiào
zào
huà
zǒng
zài
dāng
zhōng

译文

世间求道之路多如曲折小径,所谓三百六十种法门,每一门都不相同。若执着于肉身修炼,终究困于物质表象,若完全脱离形体空谈虚无,则落入空洞无意义的顽空境界。若不能兼顾形与神,便无法找到修行的切入点,若将二者全然抛弃,更是违背大道之理。真正的修行人,若不明白玄关一窍这一核心奥秘,纵使辛苦修炼,也只是徒劳无功。这玄窍的精妙难以穷尽。唯有亲身证悟、才能通达大道的根本宗旨。此玄窍非听觉可闻,非触觉可及,看似有形,却无处寻觅。它本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现成存在,却被世人忽视,今日我便将这天机泄露给你。所谓玄关一窍,与天地虚无造化的奥秘,其实都蕴含在这不即不离,有无之间的核心之中。

逐句剖析

"曲径旁蹊":世间求道之路多如曲折小径,

"三百六十":所谓三百六十种法门,

"门门不同":每一门都不相同。

"若泥在一身":若执着于肉身修炼,

"终须着物":终究困于物质表象,

"离于形体":若完全脱离形体空谈虚无,

"又属顽空":则落入空洞无意义的顽空境界。

"无有兼行":若不能兼顾形与神,

"如何下手":便无法找到修行的切入点,

"两下俱捐理不通":若将二者全然抛弃,更是违背大道之理。

"修真士":真正的修行人,

"若不知玄窍":若不明白玄关一窍这一核心奥秘,

"徒尔劳工":纵使辛苦修炼,也只是徒劳无功。

"些儿妙处难穷":这玄窍的精妙难以穷尽。

"亲见了、":唯有亲身证悟、

"方能达本宗":才能通达大道的根本宗旨。

"况听之不闻":此玄窍非听觉可闻,

"搏之不得":非触觉可及,

"观之似有":看似有形,

"觅又无踪":却无处寻觅。

"个个见成":它本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现成存在,

"人人不识":却被世人忽视,

"我把天机泄与公":今日我便将这天机泄露给你。

"玄关窍":所谓玄关一窍,

"与虚无造化":与天地虚无造化的奥秘,

"总在当中":其实都蕴含在这不即不离,有无之间的核心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沁园春·曲径旁蹊》是元代李道纯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曲径旁蹊象征修行之路,指出修真有众多不同路径,但都充满艰辛与奥妙。词中提到若执着于身体或外在,就会有所束缚;若脱离形体又陷入顽空,舍弃外在追求,专注内心修炼。同时指出玄关窍等修行妙处难以穷尽,常人难以察觉和理解,只有亲自体悟才能领会修行真谛,透露了修行需把握的关键在于对内在玄妙的感悟,以深邃意境和隐晦表述,展现出修行者面对的困惑及追求真理的不易。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曲径旁蹊,三百六十,门门不同”作者以“曲径旁蹊”象征修行之路,指出修行方法众多,有三百六十种之多,且每种都不相同,意在说明修真之道纷繁复杂,修行者易陷入迷惑。“若泥在一身,终须着物,离于形体,又属顽空。无有兼行,如何下手,两下俱捐理不通”这几句探讨了修行中的两种错误倾向。如果执着于身体本身,就会被物质所束缚;而完全脱离形体,则陷入了顽空。作者认为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不能偏废,要找到两者的平衡,否则就难以找到修行的正确方法。“修真士,若不知玄窍,徒尔劳工。”指出修真者如果不了解玄妙的关键窍要,只是白白地花费力气。其中的微妙之处难以穷尽,只有亲自体验、领悟,才能达到修行的根本宗旨,强调了领悟玄窍对修行的重要性。词的下片“些儿妙处难穷。亲见了、方能达本宗。况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观之似有,觅又无踪。个个见成,人人不识,我把天机泄与公”进一步描述了玄窍的神秘特性,它听不到、摸不着,看似存在又难以寻觅。虽然它就在每个人身边,但却不被人们所认识,作者表示要将这个天机泄露给众人。“玄关窍,与虚无造化,总在当中”最后点明主旨,指出玄关窍与虚无的造化都蕴含在其中,强调了玄关窍是修行的关键所在,它连接着虚无与现实,是领悟大道、实现造化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白朴《【中吕】阳春曲_知几知荣知》

下一篇:元·徐再思《一半儿·病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