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diào
tóu
·
·
sòng
wáng
xiū
dōng
huán

朝代:元作者:王恽浏览量:3
fán
chuān
suǒ
ài
lǎo
néng
chóu
èr
nián
ān
shàng
lái
wǎng
gèng
fēng
liú
mèng
chí
táng
chūn
cǎo
què
bèi
míng
qín
jiào
liǔ
àn
shuǐ
biān
lóu
hào
dàng
yuán
wèn
shuǐ
yōu
yōu
luò
yáng
huā
liáng
yuàn
yuè
chí
liú
bàn
shēng
zhuàng
nián
yóu
yóu
jiǔ
guān
guāng
xiè
zài
yīng
bài
zǎo
wǎn
西
shàng
tóng
zuì
lán
zhōu

译文

杜牧(号樊川)是我敬仰的文人,到老我也无法与他比肩。这两年我在淇水一带奔波往来,往来间更显洒脱风流。梦中回到长满春草的池塘,却被鸟鸣唤醒,只见柳荫掩映水边楼阁。我心中的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汹涌浩荡,遥望着那日夜流淌不息的汶水,心中满是怅惘。洛阳的牡丹,梁园的明月,却让我苦苦滞留不得归去。半生与文坛大家结交,未曾辜负这壮年时的游历时光。我亦是漂泊的平民游子,长久以来一直渴望去齐鲁大地游览一番,如今却被俗务牵绊(或困于某地)、只盼早日与你在西湖,一同醉倒在木兰舟中。

逐句剖析

"樊川吾所爱":杜牧(号樊川)是我敬仰的文人,

# 樊川:唐诗人杜牧的别称。杜牧别业(别墅)樊川,有《樊川集》。杜牧自称“樊川翁”。

"老我莫能俦":到老我也无法与他比肩。

# 老我莫能俦:到老我也不能(与之)为伍。指业绩和名声赶不上杜牧。俦:同辈,伴侣。

"二年鞍马淇上":这两年我在淇水一带奔波往来,

# 鞍马:鞍子和马,借指骑马或战斗的生活。

"来往更风流":往来间更显洒脱风流。

"梦里池塘春草":梦中回到长满春草的池塘,

"却被鸣禽呼觉":却被鸟鸣唤醒,

# 鸣禽呼觉:叫声悦耳的鸟类吵醒。觉,睡醒。

"柳暗水边楼":只见柳荫掩映水边楼阁。

"浩荡故园思":我心中的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汹涌浩荡,

"汶水日悠悠":遥望着那日夜流淌不息的汶水,心中满是怅惘。

# 汶水:水名,在中国山东省。亦称“大汶河”。

"洛阳花":洛阳的牡丹,

# 洛阳花:当指洛阳牡丹。

"梁苑月":梁园的明月,

# 梁苑:西汉梁孝王所建东苑,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后人常以“梁苑隋堤”为吟咏历史胜迹之典。

"苦迟留":却让我苦苦滞留不得归去。

"半生许与词伯":半生与文坛大家结交,

# 词伯:称誉擅长文词的大家,犹词宗。

"不负壮年游":未曾辜负这壮年时的游历时光。

"我亦布衣游子":我亦是漂泊的平民游子,

# 游子:离家远行或长年客居外乡的人。,布衣:粗布衣服。旧常称平民。

"久欲观光齐鲁":长久以来一直渴望去齐鲁大地游览一番,

# 齐鲁:古代的齐国鲁国,因原在今山东省内,所以今天常以“齐鲁”称山东省。,观光:参观外国外地的景物建筑等。

"羁绁在鹰韛、":如今却被俗务牵绊(或困于某地)、

# 鹰韛:当为地名。韛,古代用来鼓风吹火的皮囊,俗称“风箱”。,羁绁:马络头和马缰绳,亦泛指驭马或缚系禽兽的绳索。引申为拘禁,系缚;控制;束缚;滞留。

"早晚西湖上":只盼早日与你在西湖,

"同醉木兰舟":一同醉倒在木兰舟中。

# 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是元代文学家王恽创作的一首送别词。上阕开篇即直抒对樊川的眷恋之情,继而自叹年迈难及当年风采。继而追忆往昔淇水之畔策马驰骋的疏狂岁月,复又摹写梦中烂漫春光,终以故园之思作结。下阕转入更深沉的追忆,细数半生交游,与文人雅士过从甚密,未负壮岁襟怀。虽以布衣游子自况,然心向齐鲁却身陷羁绊。收束处以虚笔勾勒愿景,期许与故人共醉西湖木兰舟中。全词笔墨清丽,既见词人对生活的炽热情怀,又透露出对往昔的深切追忆,更寄寓着对无拘生活的殷切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学家

王恽(1227~1304),元代文学家。字仲谋,号秋涧,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人。中统年间入仕,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卒赠翰林学士承旨,谥文定。王恽与王博文、王旭齐名,其各类诗体均有涉及。其诗受元好问影响极深,崇尚气骨风神,推崇唐诗气象,主张“温醇典雅”“平淡而又含蓄,雍容而不迫切”。其词清丽雅正,平易通达,风格接近苏轼、辛弃疾。清末况周颐《蕙风词话》称赞其词“清浑超逸,近两宋风格”。诗歌作品有《侠义行》《长庆行》《燕城书事》等。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送别题材的词​​,通过​​对淇水风流生活的追忆、故园思念的倾诉及对齐鲁风光的向往​​,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眷恋、羁旅漂泊的愁绪与超脱尘俗的精神追求。

2. 分段赏析

上片​​:“樊川吾所爱,老我莫能俦”​​以唐代诗人杜牧(别称“樊川”)起笔,表达对杜牧的追慕之情。“老我莫能俦”暗含自谦,言己年迈而才学不及杜牧,凸显对前贤的敬仰与自身境遇的感慨。“二年鞍马淇上,来往更风流”​​,“鞍马淇上”指作者在淇水一带的奔波经历,“二年”暗示漂泊之久。“风流”既指旅途中的洒脱情致,亦暗含对往昔文士风流生活的追忆,呼应杜牧的文人形象。“梦里池塘春草,却被鸣禽呼觉,柳暗水边楼”​​以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展开。“池塘春草”化用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之典,暗喻对自然与文学的向往;“鸣禽呼觉”将梦境打破,引出眼前“柳暗水边楼”的实景,虚实相生间流露归思。“浩荡故园思,汶水日悠悠”​​直抒胸臆,以“浩荡”形容思乡之情的绵长。“汶水”为山东河流,点明友人归乡方向,亦暗含对故乡的遥望与时间流逝的怅惘。​​下片​​:“洛阳花,梁苑月,苦迟留”​​,“洛阳花”指牡丹,“梁苑月”借西汉梁孝王东苑典故,二者皆为文人雅士赏游之地。此句以名都胜景反衬留滞之苦,暗含对友人归乡的艳羡与自身羁旅的无奈。“半生许与词伯,不负壮年游”​​,“词伯”指文坛大家,此句回顾半生与文人交游的经历,强调未负才华与志向,既是对友人的赞誉,亦是对自身文人身份的认同。“我亦布衣游子,久欲观光齐鲁”​​,“布衣游子”自述平民身份与漂泊心境,“齐鲁”代指山东,呼应友人归乡之地。“久欲”与“羁绁”形成对比,凸显对功名束缚的厌倦与对自由游历的渴望。​​“羁绁在鹰韛,早晚西湖上,同醉木兰舟”​​,“鹰韛”或为地名(或作“鹰扬”之误),象征现实羁绊;“西湖”指杭州西湖,“木兰舟”为诗文中的雅致意象。末句以未来同游之约收束,既慰己怀,亦寄情于对超脱现实的向往。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用词简练自然,既表现作者对日常生活的珍视,又流露对往日时光的眷恋,还展现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孟昉《天净沙·星依云渚溅溅》

下一篇:元·王冕《次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