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íng
yīn
·
·
màn
·
·
bìng

朝代:元作者:凌云翰浏览量:3
shēn
zài
yún
jiān
qióng
tiān
dài
yuǎn
shān
yǐn
yǐn
tiáo
tiáo
fēi
fēi
màn
cǎo
hán
yān
qiū
shǔ
zhuó
cán
shēng
cháng
xiào
shuí
shí
dòng
tíng
xiān
duì
liáng
xiāo
míng
yuè
qīng
fēng
wèi
shǎo
rén
zhī
jūn
huáng
lóu
qián
jīng
tái
shàng
shén
yǒu
qīng
shé
sān
chǐ
xíng
róng
shuǐ
yún
qíng
xìng
biāo
yùn
rán
hǎi
cāng
bái
pín
hóng
liǎo
dōu
shì
jiù
shí
xíng
xín
luàn
shāng
shén
yàn
shēng
huān

译文

我身在云端之间,极目向天边眺望,只见那一带远山被云雾阻隔,好似与尘世隔绝开来。远处的山峦隐隐约约、遥远迷茫,轻轻摇曳、飘拂不定,秋草寒烟,尽显萧瑟秋色。我独自数着棋盘上剩余的棋子,忽然长啸一声,谁能理解我这洞庭隐士的心境。面对良宵美景、明月清风相伴,可这其中蕴含的意味,却很少有人能够懂得。你可要记住啊、黄鹤楼前,紫荆台上,曾有神异的青蛇三尺长。虽然外貌质朴如土木,心性却如水云般洒脱,气质自然孤高独特。那碧海之畔、苍梧之地,白蘋红蓼,都是我昔日游历的足迹。细细回想、这乱世令人伤神,但我还是要劝自己,不要厌弃这一生的欢乐啊。

逐句剖析

"身在云间":我身在云端之间,

"目穷天际":极目向天边眺望,

"一带远山如隔":只见那一带远山被云雾阻隔,好似与尘世隔绝开来。

"隐隐迢迢":远处的山峦隐隐约约、遥远迷茫,

"霏霏拂拂":轻轻摇曳、飘拂不定,

"蔓草寒烟秋色":秋草寒烟,尽显萧瑟秋色。

"数著残棋":我独自数着棋盘上剩余的棋子,

"一声长啸":忽然长啸一声,

"谁识洞庭仙客":谁能理解我这洞庭隐士的心境。

"对良宵、":面对良宵美景、

"明月清风":明月清风相伴,

"意味少人知得":可这其中蕴含的意味,却很少有人能够懂得。

"君记取、":你可要记住啊、

"黄鹤楼前":黄鹤楼前,

"紫荆台上":紫荆台上,

"神有青蛇三尺":曾有神异的青蛇三尺长。

"土木形容":虽然外貌质朴如土木,

"水云情性":心性却如水云般洒脱,

"标韵自然孤特":气质自然孤高独特。

"碧海苍梧":那碧海之畔、苍梧之地,

"白蘋红蓼":白蘋红蓼,

"都是旧时行迹":都是我昔日游历的足迹。

"细寻思、":细细回想、

"离乱伤神":这乱世令人伤神,

"莫厌此生欢剧":但我还是要劝自己,不要厌弃这一生的欢乐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鸣鹤遗音·苏武慢·并序》是元代词人凌云翰创作的一首词,描绘了一幅空灵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自身置身云端,极目远望,远山若隐若现,秋意凄迷,寒烟袅袅,如同一幅淡墨山水画。他独自对弈,长啸抒怀,却无人能理解他的洞庭仙人般超凡脱俗的心境。在这样的夜晚,只有明月清风陪伴,意境深远,少有人能领略其中深意。诗人回忆起黄鹤楼前和紫荆台上的往事,那里曾有神秘的青蛇象征着超然的力量。他的个性独特,如海之深邃,梧桐之高洁,行迹虽旧,但情感依然鲜明。面对离乱的人生,诗人感慨万分,尽管经历坎坷,但仍不愿厌倦生活的欢乐。整首词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韧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身在云间,目穷天际,一带远山如隔。”开篇三句诗人仿佛置身云端,极目远眺,远山如黛,若隐若现。“身在云间”塑造出超出尘世的意境,“目穷天际”则展现视野的辽阔,而“一带远山如隔”又暗示了某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疏离感,为全词奠定了孤寂的基调。“隐隐迢迢,霏霏拂拂,蔓草寒烟秋色。”“隐隐迢迢”形容山势绵延,若隐若现;“霏霏拂拂”描绘秋日烟霭轻笼的朦胧感;“蔓草寒烟”则点明季节,渲染出萧瑟、清冷的氛围。这几句通过叠词和意象叠加,将秋日山色的苍茫、悠远表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之美。“数著残棋,一声长啸,谁识洞庭仙客。”“数著残棋”刻画诗人独坐观棋的形象,棋局已近尾声,却仍不急于收手,似乎在借棋局思索人生。“一声长啸”则突显其孤傲洒脱的气质,这一声长啸既是情绪的宣泄,也是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谁识洞庭仙客”诗人以“洞庭仙客”自比,暗含对自己隐逸身份认同,同时也流露出知音难觅的孤独感。“对良宵、明月清风,意味少人知得。”“良宵”“明月清风”描绘出一幅清幽美好的夜景,然而“意味少人知得”指能真正欣赏自然之美的,唯有诗人这般超然物外的“仙客”。这一句既是对当下世俗的品味,也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微妙讽刺。下片“君记取、黄鹤楼前,紫荆台上,神有青蛇三尺。”“黄鹤楼”“紫荆台”是历史名胜,暗含诗人对往昔豪情的追忆。“青蛇三尺”能指剑(如“青蛇剑”的典故),象征侠客精神或某种坚定的信念。这三句勾勒出诗人曾经仗剑天涯、意气风发的形象,与当下隐逸江湖的状态形成对比,暗示其人生轨迹的转变。“土木形容,水云情性,标韵自然孤特。”“土木形容”形容诗人质朴无华的外表(“土木”喻指平凡甚至略带粗陋的形态);“水云情性”则表现其如水般澄澈、如云般自由的心性。“标韵自然孤特”强调其孤高不群的品格。这三句塑造了一个外表平凡却内心孤傲、精神超脱的形象。“碧海苍梧,白蘋红蓼,都是旧时行迹。”“碧海苍梧”象征广阔天地(“苍梧”是传说中的山名,常与仙境关联);“白蘋红蓼”是秋日水边植物,暗含时光流逝之感。这些景物都是诗人曾经游历的痕迹,“都是旧时行迹”一句,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岁月变迁的感慨——曾经的豪情壮志、江湖漂泊,如今都成了记忆中的片段。“细寻思、离乱伤神,莫厌此生欢剧。”“离乱伤神”点出时代动荡对诗人的影响(元代末年社会动荡,文人多感时伤世),但末句“莫厌此生欢剧”却笔锋一转,表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便世事艰难,也要珍惜当下的欢乐时光。“欢剧”二字尤为关键,既指诗酒风流的生活乐趣,也暗含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在离乱年代,能保持内心的愉悦与自由,已是难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未知作者《【双调】寿阳曲_胡来得赛,》

下一篇:元·王吉昌《绿头鸭·道风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