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ù
qiú
huā
yán
lián
shǐ
使
yùn

朝代:元作者:张昱浏览量:3
xiù
qiú
chūn
wǎn
shēng
hán
mǎn
shù
líng
lóng
xuě
wèi
gān
luò
biàn
yáng
huā
hún
jué
fēi
lái
dié
chéng
tuán
chāi
tóu
lǎn
dài
yīng
xián
zhòng
shǒu
xián
pāo
què
hǎo
kàn
tiān
liáng
chéng
yuè
dào
lún
tōu
zhù
lán
gān

译文

暮春时节的绣球花仿佛带来阵阵寒意,满树的绣球花玲珑剔透,好似未干的白雪。绣球花飘落,就像杨花飞舞让人浑然不觉,又好像飞来的蝴蝶忽然聚集成团。女子懒得把绣球花插在钗头,大概是嫌它太重,但把它拿在手里随意抛掷,却很好看。夜晚清凉时分,天女乘着月亮而来,她乘坐的羽车偷偷停驻在碧绿的栏杆边。

逐句剖析

"绣球春晚欲生寒":暮春时节的绣球花仿佛带来阵阵寒意,

"满树玲珑雪未干":满树的绣球花玲珑剔透,好似未干的白雪。

"落遍杨花浑不觉":绣球花飘落,就像杨花飞舞让人浑然不觉,

# 遍:一作过。

"飞来蝴蝶忽成团":又好像飞来的蝴蝶忽然聚集成团。

"钗头懒戴应嫌重":女子懒得把绣球花插在钗头,大概是嫌它太重,

"手里闲抛却好看":但把它拿在手里随意抛掷,却很好看。

"天女夜凉乘月到":夜晚清凉时分,天女乘着月亮而来,

"羽轮偷驻碧阑干":她乘坐的羽车偷偷停驻在碧绿的栏杆边。

# 轮:一作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绣毬花,次兀颜廉使韵》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作围绕绣球花展开,首联描绘暮春时,满树绣球花如玲珑未干之雪,带来春寒之感;颔联将其比作杨花、蝴蝶,展现花的轻盈灵动;颈联从女子佩戴嫌重、手中抛玩觉美的角度,侧面体现花的特点;尾联想象天女乘月驾羽车,偷驻于花旁栏杆,赋予花神秘浪漫色彩。全诗巧用比喻,生动传神地描摹出绣球花的色与形,表达了诗人对绣球花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末明初诗人

张昱(?~?),元代诗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晚号可闲老人,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至正间官至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后明太祖复征之,悯其老,厚赐遣归。张昱早年师事虞集,得其诗法。其诗歌多言志抒怀之作,文采富丽,才气纵逸,风格有豪迈超拔者,亦有沉郁悲凉者。其五言古风善用比兴,有陈子昂遗风。主要作品有《言志》《从军行》《宫中词》《塞上谣》等。著有《张光弼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绣球春晚欲生寒,满树玲珑雪未干”,描绘了暮春时节绣球花盛开的景象。“春晚”点明时间是暮春,此时本应是暖意融融,但诗人看到满树盛开的绣球花,却感觉“欲生寒”。这里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视觉上的白色绣球花与寒冷的感觉相联系,把绣球花比作“玲珑雪”,强调了绣球花颜色的洁白和花朵的晶莹剔透,仿佛那满树的花朵是尚未融化的白雪,给人一种清冷、纯洁的美感。颔联“落遍杨花浑不觉,飞来蝴蝶忽成团”,继续对绣球花进行描写。诗人将白绣球花比作杨花,杨花飘落悄无声息,让人浑然不觉,形象地写出了绣球花的轻盈和淡雅;又说绣球花就像蝴蝶飞在一起聚集成团一样,生动地表现了绣球花的灵动与美丽。颈联“钗头懒戴应嫌重,手里闲抛却好看”,从人的行为和感受角度来写绣球花。“钗头懒戴应嫌重”,意思是女子懒得将绣球花戴在钗头,因为嫌弃它太重,这从侧面体现了绣球花花朵较大、较为饱满的特点;“手里闲抛却好看”,则是说把绣球花拿在手里闲来抛着玩,却觉得十分好看,突出了绣球花的观赏性,表现出它给人带来的乐趣,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诗人对绣球花的喜爱之情。尾联“天女夜凉乘月到,羽轮偷驻碧阑干”,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将绣球花比作天女在夜凉时分乘着月色而来,她所乘坐的羽车偷偷停驻在碧色的栏杆旁。此句将绣球花置于一个梦幻般的场景中,暗示绣球花就像是天女带来的仙物,赋予了绣球花一种神秘而空灵的美感,进一步提升了绣球花的形象,使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诗人对绣球花的喜爱与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范梈《上元日》

下一篇:元·杨维桢《履霜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