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路萦纡":小桥横跨溪水,道路曲折蜿蜒,
"竹里茅茨是隐居":竹林深处,茅草屋便是我隐居的住所。
"慷慨不同时俗辈":我心怀慷慨,不屑与世俗之辈同流合污,
"清高多读古人书":秉持清高气节,常读古人典籍以明志。
"好山入屋情无限":秀美山色映入屋内,情致无限悠长,
"明月穿帘兴有余":明月透过帘栊洒落清辉,更添闲适雅,
"我亦山阴旧溪曲":我也曾如古人般栖居山阴旧溪的幽僻之处,
"一庭潇洒正相如":庭院清幽洒脱,正似当年司马相如的风度。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1. 分段赏析
“小桥流水路萦纡,竹里茅茨是隐居”:“萦纡”形容路径回旋曲折,呼应“小桥流水”的江南景致,勾勒出隐居地的幽静氛围。“茅茨”指简陋的茅屋,以竹、茅等自然元素凸显隐士生活的简朴与高洁。“慷慨不同时俗辈,清高多读古人书”:直抒胸臆,表达对庸碌世人的疏离,彰显独立人格。通过“读古人书”暗喻对传统士大夫精神的坚守,与世俗形成对比。“好山入屋情无限,明月穿帘兴有余”:以“山入屋”的拟人化手法,写自然与居所的和谐交融,体现隐逸之乐。借月光穿帘的意象,渲染静谧心境与超然意趣。“我亦山阴旧溪曲,一庭潇洒正相如”:“山阴”代指绍兴,化用东晋名士隐居典故,暗含对先贤隐逸传统的追慕。“相如”既可指司马相如的潇洒文采,亦暗含“相类”之意,强调自身与古人精神境界的契合。
上一篇:元·王哲《离别难·游历水云两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