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chéng
·
·
mǎn
chéng
fēng
jìn
chóng
yáng

朝代:元作者:倪瓒浏览量:3
mǎn
chéng
fēng
jìn
chóng
yáng
shī
湿
qiū
guāng
àn
héng
táng
xiāo
tīng
àn
liǔ
sòng
liáng
qīn
jiù
dēng
gāo
qián
mèng
sōng
jìng
yīng
huāng
kān
jiāng
chóu
cháng
绿
yāng
yāng
rào
qiū
jiāng
liú
dào
tiān
pán
jiǔ
huí
cháng
yān
wài
qīng
píng
fēi
bái
niǎo
guī
wēi
máng

译文

整个城里都弥漫着风雨的气息,重阳节就要临近了。秋雨浸湿了秋天的风光,使其显得更加黯淡。使得那横塘一带的景色也变得阴暗起来。汀洲上的蒲草在秋风中萧瑟地摆动,岸边的柳树仿佛也在传递着一片凄凉的氛围。前些日子我梦到了亲友们在重阳节登高的情景,家中那长满松树和菊花的小径,如今也应该是一片荒芜了吧。能用什么东西来和我这悠长的愁绪相比呢。那碧绿浩渺的江水。环绕着秋天的江面。这江水仿佛能一直流到天涯海角,就如同我那愁绪一般,萦绕在心头,曲折回环,好似九曲回肠。在烟雾弥漫的江面上,青色的浮萍间,白色的鸟儿在自由地飞翔,可是我回家的路却被阻断了,心中的思绪变得迷茫而又惆怅。

逐句剖析

"满城风雨近重阳":整个城里都弥漫着风雨的气息,重阳节就要临近了。

"湿秋光":秋雨浸湿了秋天的风光,使其显得更加黯淡。

"暗横塘":使得那横塘一带的景色也变得阴暗起来。

"萧瑟汀蒲":汀洲上的蒲草在秋风中萧瑟地摆动,

"岸柳送凄凉":岸边的柳树仿佛也在传递着一片凄凉的氛围。

"亲旧登高前日梦":前些日子我梦到了亲友们在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松菊径":家中那长满松树和菊花的小径,

"也应荒":如今也应该是一片荒芜了吧。

"堪将何物比愁长":能用什么东西来和我这悠长的愁绪相比呢。

"绿泱泱":那碧绿浩渺的江水。

"绕秋江":环绕着秋天的江面。

"流到天涯":这江水仿佛能一直流到天涯海角,

"盘屈九回肠":就如同我那愁绪一般,萦绕在心头,曲折回环,好似九曲回肠。

"烟外青萍飞白鸟":在烟雾弥漫的江面上,青色的浮萍间,白色的鸟儿在自由地飞翔,

"归路阻":可是我回家的路却被阻断了,

"思微茫":心中的思绪变得迷茫而又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城子·满城风雨近重阳》是元代倪瓒创作的一首词作。上片以“满城风雨近重阳”开篇,点明时节,渲染出秋意湿冷、景色暗淡的氛围,“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进一步描绘汀蒲、岸柳的萧瑟,烘托凄凉之感,“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借梦表达对亲人和故园的思念;下片“堪将何物比愁长”直抒胸臆,以“绿泱泱,绕秋江”的江水喻愁,写出愁绪的绵长,“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更强化愁思萦绕之态,结尾“烟外青萍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以景结情,白鸟远飞、归路受阻,将思乡念旧的怅惘之情推向高潮。全词借景抒情,含蓄蕴藉,细腻地展现了重阳时节的羁旅愁思与对亲旧故园的深切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画家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文学家。一说初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子、幻霞子、荆蛮民等,常州无锡(今属江苏)人。其家是吴中有名的富户,但倪瓒不愿管理生产,自称“懒瓒”。其性好洁而迂僻,人称“倪迂”。初奉佛教禅宗,后入全真教。人品高洁,元末卖田散财,浪迹太湖、泖湖一带。一生未仕。倪瓒擅画水墨山水,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元四家”。其创“折带皴”,所作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意境清远萧疏,自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其诗多为酬唱之作,造语天然,清隽淡雅;散文自然不雕琢。兼工书法,学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存世画作有《渔庄秋霁图》《梧竹秀石图》《雨后空林》等。诗文有《倪云林先生诗集》《清閟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开篇点明时间临近重阳,“满城风雨”营造出压抑、沉闷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湿”“暗”二字,生动描绘出秋雨浸润下秋光黯淡、横塘失色的景象,视觉上的暗淡与天气的阴冷相呼应,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萧瑟之中。“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细致刻画岸边景色,汀洲上的蒲草在秋风中萧瑟摆动,岸边的柳树也似乎在传递着凄凉之感。“萧瑟”“凄凉”等词直接点明景物给人的感受,借景抒情,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愁绪融入其中,使景与情紧密相连。“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由眼前之景转入梦境与想象。前日梦到亲友登高,而自家的松菊小径,想必已荒芜。“松菊”象征高洁与隐逸,此处既表达了对家乡故园的思念,也暗含对往昔宁静生活的怀念,虚实结合,情感真挚而深沉。下片:“堪将何物比愁长。绿泱泱。绕秋江。”:以设问开篇,直抒胸臆,提出什么能比得上自己的愁绪之长。紧接着以碧绿浩瀚、环绕秋江的江水作比,形象地写出愁绪如江水般绵延不绝、浩渺无边,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感染力。“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进一步深化愁思,说这愁绪如江水般能流到天涯海角,又似九曲回肠般盘绕在心中,突出愁思的萦绕不去与刻骨铭心,将作者内心的愁苦推向极致。“烟外青萍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以景结情,描绘烟雾之外,白鸟在青萍之上飞翔的画面。“归路阻”点明作者因归路受阻而无法返乡,“思微茫”则写出作者在思乡之情与现实阻碍交织下,思绪迷茫、惆怅满怀,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凌云翰《苏武慢·玉砌雕阑》

下一篇:元·杨维桢《邯郸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