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āng
diào
·
·
qīng
jiāng
yǐn

朝代:元作者:张可久浏览量:3
sōng
fēng
xiǎo
lóu
xiāng
piāo
miǎo
xún
xiān
cāo
qiū
fēng
hán
shù
jīn
yuán
xiào
bái
yún
bàn
tiān
shān
yuè
xiǎo

译文

松树间的风,吹拂着小小的楼房,楼中飘散的香气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有人弹奏一曲寻访仙人的琴操曲调。秋天的风,吹得那如玉般的月亮都透着寒意,荒野山林里,金猿发出呼啸声,白色的云朵在天空中间飘荡,在山峦的映衬下,山间的月亮显得很小。

逐句剖析

"松风小楼香缥缈":松树间的风,吹拂着小小的楼房,楼中飘散的香气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一曲寻仙操":有人弹奏一曲寻访仙人的琴操曲调。

"秋风玉兔寒":秋天的风,吹得那如玉般的月亮都透着寒意,

"野树金猿啸":荒野山林里,金猿发出呼啸声,

"白云半天山月小":白色的云朵在天空中间飘荡,在山峦的映衬下,山间的月亮显得很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双调・清江引》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散曲作品。此曲围绕山间夜景展开,运用以动衬静、情景交融手法,借松风、小楼、仙曲、秋风等意象,营造出清幽超脱氛围。通过对松风入楼、琴曲寻仙、秋风含寒、猿啸野树、云白山月小的景致铺陈,逐句展现自然与隐逸情思的融合。该曲体现了张可久散曲“清丽雅正、善于构景抒情”特色,以简洁笔墨勾勒空灵山水境界,传递超凡脱俗生活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散曲作家

张可久(1280~1350?),元代散曲作家。号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移居杭州。延祐末年任绍兴路吏,历桐庐典史、徽州路税务大使等职,后归隐西湖以终。张可久能诗词,尤以散曲知名于世,与散曲作家乔吉并称“张乔”或“乔张”。今存其小令八百五十余首,套曲九套。作品风格清雅明丽,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常常熔铸诗词名句。《太和正音谱》称“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如瑶天笙鹤”。生前曾编定《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四种散曲集,已散佚。今传有《张小山小令》《小山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松风小楼香缥缈”开篇以“松风”起笔,写小楼在松涛声中,香气若有似无地飘散。“松风”营造出清幽静谧的环境,“香缥缈”增添朦胧美感,从听觉与嗅觉切入,为全曲奠定空灵超脱的基调,将读者带入超凡脱俗的意境。“一曲寻仙操”承接前文,“一曲寻仙操”,言有人在小楼弹奏寻访仙人的琴曲。“寻仙操”既呼应“松风”营造的超凡氛围,又借琴曲表意,传递出对神仙境界、隐逸生活的向往,让情思与景融合,虚写中深化主题。“秋风玉兔寒”,视角转向夜空,“秋风”点明时节,带来凉意;“玉兔寒”以神话意象写月色清冷,“寒”字既表秋风、月光的寒凉,也暗含超脱尘世的孤寂之感,以景传情。“野树金猿啸”续写山林野景,“野树”显山林荒僻,“金猿啸”以猿声打破寂静,却更衬出环境的清幽。“啸”字绘出猿声的凄厉与悠远,动静相衬,让山林的神秘、孤寂更鲜明,进一步渲染隐逸氛围。“白云半天山月小”收束全曲,“白云半天”写白云在半山飘荡,“山月小”言月亮在山影衬托下显得小巧。画面开阔又静谧,将前文的松风、琴曲、秋风、猿啸等元素收束,以宏大又清幽的夜景,传递出超脱尘世的隐逸之思,让情感在景中沉淀,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张昱《临安访古(九首)·石镜》

下一篇:元·白朴《小石调·恼煞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