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n
gōng
·
·
hán
shí
xīn
dào
zhōng

朝代:元作者:卢挚浏览量:3
liǔ
méng
yān
xuě
cēn
quǎn
fèi
chái
jīng
yàn
máo
lǎo
pén
biān
tián
jiā
wēng
ǎo
bìn
sāng
zhè
wài
qiū
qiān
ér
shuāng
xié
chā
huā
zhī
zhuǎn
miǎn
shí
yīng
tàn
xíng
rén
shàng
é
shī

译文

柳树萌芽,像漂浮着一层嫩绿色的轻烟。梨花似雪,参差地交杂在柳枝中间,柴门外狗儿在叫,茅屋顶上燕了呢喃。围着老瓦盆饮酒用饭,一对农家老夫妻,鬓发像丝线一样白。桑林外,一位小姑娘在荡秋千,梳着双丫髻头上斜插着花枝。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

逐句剖析

"柳濛烟梨雪参差":柳树萌芽,像漂浮着一层嫩绿色的轻烟。梨花似雪,参差地交杂在柳枝中间,

# 参差:不整齐。

"犬吠柴荆":柴门外狗儿在叫,

# 柴荆:柴门。用林木棍、荆条搭成的院门。

"燕语茅茨":茅屋顶上燕了呢喃。

# 茅茨:茅屋的屋顶。这里指屋檐。

"老瓦盆边":围着老瓦盆饮酒用饭,

# 老瓦盆:指民间粗陋的酒器。

"田家翁媪":一对农家老夫妻,

# 媪:年老的妇人。

"鬓发如丝":鬓发像丝线一样白。

"桑柘外秋千女儿":桑林外,一位小姑娘在荡秋千,

# 柘:桑树,常绿灌木,叶可喂蚕。

"髻双鸦斜插花枝":梳着双丫髻头上斜插着花枝。

# 髻双鸦:即双丫形的发髻。

"转眄移时":她转眼注视多时,

# 转眄移时:转眼斜视多时。眄:斜视。

"应叹行人":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

"马上哦诗":坐在马上吟哦诗篇。

# 哦:低声吟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是元代卢挚创作的一首散曲。全曲前三句从大处着笔,描绘出一幅广阔的乡村春景图,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为后文人物的出场奠定了欢快的基调。中间四句:将镜头拉近,刻画了农家老人和孩子的生活状态。“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体现老人生活的安宁祥和,“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突出孩子的活泼可爱,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美满。最后三句:从小姑娘的视角出发,以小姑娘对作者的关注,侧面表现出作者沉浸于美景、诗兴大发的状态,余味无穷。整首曲运用白描手法,如“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没有过多修饰,简洁勾勒出农村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给人质朴自然之感。视听结合:“柳濛烟梨雪参差”是视觉描写,描绘春日色彩与形态;“犬吠柴荆,燕语茅茨”是听觉描写,使画面更具生活气息,全方位展现乡村景象。以景衬情:通过描写春日乡村和谐、美好的景象,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喜悦以及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散曲语言清新质朴,毫无雕琢痕迹,却生动地展现出寒食节时新野道中乡村的独特风光和生活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学家

卢挚(1242?~1314?),元代文学家。字处道,号疏斋,又号嵩翁,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世祖至元五年中进士,历任少中大夫、河南路总管等职,官至翰林承旨。卢挚兼擅诗文词曲,诗与刘因比肩,文与姚燧齐名。其散曲作品存世较多,多写闲适隐逸生活,表现对功名宦途生涯的厌倦;亦写登临凭吊之作,寄寓对时势兴衰的感慨,情感真挚,风格明丽。著有《疏斋集》《疏斋后集》《江东稿》等。今人辑有《卢疏斋辑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曲乃元代卢挚所作。大德三年(1299年)。卢挚奉皇帝诏命前往代祀南岳。途中,他经过新野,正值寒食节,有感而发,挥笔写下了这首曲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散曲,属于节令题材。描绘了作者在寒食节途经新野道中的所见所感,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农家生活图。表达了作者出游时的喜悦心情。

2. 分段赏析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荆门之上,传来阵阵犬吠,那声音划破宁静,却又为这画面增添了几分别样的生气;茅茨之上,燕子呢喃,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点滴。这是一幅浑然天成、未加任何雕饰的美丽画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间万物相互交融,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安然自若,尽显自然天成之美。“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在那如诗如画的场景里,有一对鬓发已染白霜的夫妇,他们安详宁静,岁月的痕迹悄然爬上脸庞。“桑柘外秋千儿女,髻双鸦斜插花枝”还有活泼天真的孩子,恰似灵动的小精灵,欢声笑语时刻回荡在这片天地间。朦胧的柳树,似娇羞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而其中最令人觉得妙趣横生的,当属那桑柘树上荡秋千的孩子。她梳着精致的发髻,发髻间插着一枝娇艳的花,宛如画中之人。她闲适又快乐,尽情享受着这一份独有的无忧时光。“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可就在这时,她却因我这个路人吸引了目光。只见她好奇地张望,眸子里满是疑问,显然是在好奇我为什么摇头晃脑地吟诗。

3. 作品点评

全曲语言清新自然,如清水芙蓉般素净纯粹,毫无雕琢堆砌之态。整首作品虽篇幅短小,却凝练精巧,尽显匠心独运。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小令,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写景,能“诗中有画”,使曲中人物、景观构成一幅形象生动的农家寒食风俗画,散发着浓烈的田园生活气息,令人展卷凝神,伫立忘返。抒情,则能“情中有景”使人仿佛看到诗人马上吟诗聊以自遗的动人形象,依稀听到诗人一唱三叹的吟哦声,给入以艺术美的享受。

现代山西艺术学院主任石绍勋《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 词曲赋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韩奕《偶意》

下一篇:元·虞集《挽文丞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