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
·
shǒu

朝代:元作者:周巽浏览量:3
chūn
shuǐ
péng
zhào
ōu
cǎi
hóng
wéi
xiàn
线
yuè
wéi
gōu
táo
huā
làng
ruò
zhōu
chù
chuí
gōu
diào
qiú

译文

春天的江水边,孤舟的船篷下,唱起了行船时的歌谣。以彩虹为钓鱼线,以月亮为钓鱼钩。桃花盛开时的江浪,杜若草的水洲。在这地方垂下鱼钩,钓那传说中的玉龙。

逐句剖析

"春水孤蓬发棹讴":春天的江水边,孤舟的船篷下,唱起了行船时的歌谣。

"彩虹为线月为钩":以彩虹为钓鱼线,以月亮为钓鱼钩。

"桃花浪":桃花盛开时的江浪,

"杜若洲":杜若草的水洲。

"此处垂钩钓玉虬":在这地方垂下鱼钩,钓那传说中的玉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渔歌子·渔父歌四首(其一)》是元代周巽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以垂钓为线索,描绘春日渔父泛舟江上的悠然场景。作者借彩虹作线、明月为钩的奇幻想象,将桃花浪、杜若洲等自然意象与钓玉虬的神话色彩相融合,展现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全词语言凝练,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构建出空灵悠远的意境,体现了元代文人寄情山水的精神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春水孤蓬发棹讴”,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垂钓图。春水潺潺,一叶孤蓬在波光中轻轻摇曳,渔父悠然地划着船,口中哼着小曲。“孤蓬”既点明了渔父漂泊无依却又自由洒脱的状态,“棹讴”则以声衬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闲适与惬意。“彩虹为线月为钩”一句,诗人打破常规,以大胆而奇幻的想象,将彩虹化作钓线,明月当作鱼钩。这种超越现实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更体现出渔父超凡脱俗的心境。在他眼中,世间万物皆可为我所用,无需拘泥于世俗的规矩和束缚,尽显道家逍遥自在、无为而治的思想。“桃花浪,杜若洲”,进一步描绘了眼前的美景。桃花盛开,浪花翻滚,杜若芬芳,洲渚静谧。桃花浪象征着春天的活力与生机,杜若洲则带有一种古典的雅致和清幽。二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动静结合的春日画卷,让人陶醉其中。“此处垂钩钓玉虬”,将全词的意境推向了高潮。渔父在此垂钓,并非为了普通的鱼,而是传说中的玉虬。这一想象,使诗歌充满了神话色彩和奇幻魅力,也暗示了渔父追求的并非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精神上的超脱和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韩奕《竹炉》

下一篇:元·李晏《虞美人·佳人酒晕红生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