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翠五云中":天柱山翠绿的峰峦挺拔于五彩云霞之中,
# 五云:云气,有青、白、赤、黑、黄五色。,拔翠:挺拔苍翠。
"擎天不计功":它如擎天之柱般支撑苍穹,却从不计较功劳。
# 计功:计算功绩。,擎天:举天,支天。陈基《送谢参军》诗:“丹心期捧日,赤手欲擎天。”
"谁能凌绝顶":有谁能够登上这山的绝顶,
# 绝顶:山的最高峰。,凌:升,登临。
"看取日升东":去看那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五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天柱山拔地倚天的雄伟气势,借此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远大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描绘出天柱山挺拔翠绿、高耸入云、支撑天空的雄伟壮观之景,在这对天柱山雄姿的描写中,寄寓着诗人对天柱山巍峨气势的赞叹之情,将情与景自然融合,展现出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3. 分段赏析
“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这两句诗运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赋予天柱山以人的情感与品质。一个“拔”字,极具动态感,仿佛能让人看到天柱山迅猛地从大地崛起,冲破层层云雾,直插九霄的雄姿,生动地凸显出其高耸入云、挺拔峻峭的气势。“擎”字更是精妙,将天柱山比作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稳稳托举着天空,却默默无言,“不计功”三字进一步强化了山的无私与谦逊。从炼字角度来看,这两个字看似寻常,实则力重千钧,如神来之笔,使诗句充满张力,开篇便给人一种气势如虹、震撼人心的感觉,充分表达出诗人对天柱山雄伟风姿与高尚品格的深深崇敬和赞美之情。“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此二句进一步升华情感,以问句的形式发出激昂的呼喊。“谁能凌绝顶”,展现出一种对极限的挑战精神和无畏勇气,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诗人渴望超越艰难险阻,登上天柱山的巅峰。“看取日升东”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当登上绝顶,能亲眼目睹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光芒万丈。这不仅是对自然奇景的向往,更象征着对光明、希望与新生的追求。诗句巧妙地融情入景,情景交融,诗人的豪情壮志在这一问一景中得以淋漓尽致地抒发,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内心涌动着的非凡气度与伟大抱负,仿佛能与之一同心潮澎湃,憧憬那登顶观日的壮丽时刻。
4. 作品点评
《题天柱山图》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人借赞美天柱山的雄伟气势,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远大理想的向往追求。诗画相辅相成,此笔法为当今题画诗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上一篇:元·王哲《绛都春·天然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