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yáo

朝代:元作者:杨维桢浏览量:3
yín
jué
xiè
zhū
lǎo
zhī
fēng
qián
tiān
xiān
zhī
liàn
liàn
tuō
zhóu
chuí
qīng
tiān
biàn
便
shǒu
bīng
zhōu
jiǎn
jiǎn
yān
xiāng
féng
yún
shí
yǒu
zhuō
yuè
xiān
jiǔ
hóu
nài
shèn
jīng
hǎi
sāng
tián
rán
huà
zuò
shí
wàn
zhàng
hóng
dào
guà
qīng
líng
yuān
jiǎ
shēn
qiū
yuè
shí
liù
mèng
suān
zhāi
xiān
yóu
shān
shī
suān
zhāi
péng
láng
yáo

译文

银河忽然像黄河决堤一样,在五老峰前倾泻而下。我怀疑是天上织女在织白绢,白绢离开织女衣袖从青天垂落下来。就想着手拿一把并州剪,剪下一幅玻璃烟雨。恰好遇到了贯云石,他好像仙人李白一样。他夜里无酒解渴,便骑着鲸背,把海水吸干,使大海变成桑田。海水居然化作十万丈瀑布像美玉彩虹般,倒挂在清澈的水潭上。甲申年秋八月十六日夜晚,我梦见与仙客贯云石游览庐山,分别赋诗一首,贯云石写了《彭郎词》,我写了《瀑布谣》。

逐句剖析

"银河忽如瓠子决":银河忽然像黄河决堤一样,

# 瓠子:黄河堤坝名,在今河南濮阳,汉武帝时曾决堤。

"泻诸五老之峰前":在五老峰前倾泻而下。

# 五老之峰:在庐山东南,像五位老人并肩耸立,因此得名。

"我疑天仙织素练":我怀疑是天上织女在织白绢,

# 素:白色。,天仙:即织女,相传是玉帝的孙女。一作“天孙”。

"素练脱轴垂青天":白绢离开织女衣袖从青天垂落下来。

"便欲手把并州剪":就想着手拿一把并州剪,

# 并州剪:锋利的剪刀。古时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生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亦可简称并刀、并剪等。,把:一作借。

"剪取一幅玻璃烟":剪下一幅玻璃烟雨。

"相逢云石子":恰好遇到了贯云石,

# 云石子:即贯云石。

"有似捉月仙":他好像仙人李白一样。

# 捉月仙:这里指李白。洪迈《容斋随笔》载,李白酒醉泛舟,俯身去抓水中之月,溺水而死,后世称为捉月仙。

"酒喉无耐夜渴甚":他夜里无酒解渴,

"骑鲸吸海枯桑田":便骑着鲸背,把海水吸干,使大海变成桑田。

# 騎鲸:骑鲸背遨游海上,李白曾自署为“海上骑鲸客”。相传李白骑着鲸鱼升天成仙。李俊民《李太白图》:“不因采石江头月,那得骑鲸去上天。”

"居然化作十万丈":海水居然化作十万丈瀑布像美玉彩虹般,

"玉虹倒挂清泠渊":倒挂在清澈的水潭上。

# 清泠渊:清澈的水潭。,玉虹:形容瀑布像美玉彩虹般。

"甲申秋八月十六夜":甲申年秋八月十六日夜晚,

# 甲申:即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

"予梦与酸斋仙客游庐山":我梦见与仙客贯云石游览庐山,

# 酸斋仙客:元代散曲家贯云石之号。

"各赋诗":分别赋诗一首,

"酸斋赋《彭郎词》":贯云石写了《彭郎词》,

# 彭郎词:即《梦中贯酸斋彭郎词》:“番之湖兮云水杳,万顷晴波净如扫。相逢渔子问二姑,大姑不如小姑好。小姑昨夜妆束巧,新月半痕玉梳小。彭郎欲娶无良媒,飞向庐山寻五老。五老颓然不肯起,彭郎怒踢香炉倒。彭郎彭郎归去来,陶令门前烟树晓。”(陈衍辑《元诗纪事》卷四四)。

"予赋《瀑布谣》":我写了《瀑布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庐山瀑布谣》是一首七言古诗,描写了庐山瀑布的奇妙景象。开头先写瀑布多么壮观,像银河从天上裂开缺口,轰隆隆地倾泻而下,正好砸在庐山最高峰五老峰前面,轰鸣声震撼山谷。接着发挥想象,说这飞瀑像是天上的织女刚刚织好的白色绸缎,笔直地从云端挂下来,阳光下泛着银光。后六句则讲在这奇景里还有更奇的人。有个狂放不羁的诗人,站在瀑布前举着酒杯大声吟诗,仿佛要和瀑布对话。水珠飞溅到脸上,他却毫不在意,越看越兴奋。直到最后一笔,又回到瀑布本身,写那水花飞散开来,变成一道彩虹横跨在山间,美得让人移不开眼。作者以生动的比喻和天马行空的构思,勾勒出瀑布的雄伟奇景,既豪迈奔放,又飘逸洒脱,既宏大壮美,又清新华丽,充满动感与画面感。这首诗的豪放风格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不相上下,同样展现了大自然的雄奇与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学家

杨维桢(1296~1370),元代文学家。一作杨维祯,字廉夫,号铁崖。因擅吹铁笛,自号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杨维桢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一生致力于诗文辞赋的革新,亦工散曲,又善行草书。其尤以倡导古乐府而追随者甚众,形成“铁雅诗派”。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其在创造手法上有浪漫主义的特点,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受李贺影响很深。代表作品有《丽则遗音》《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八月十六日的夜晚。作者在自序中已言明创作缘由,原来他在梦中与友人贯云石同游庐山,感慨颇深,便作诗加以赞颂。其间,贯云石创作了《彭郎词》,作者则写下了《庐山瀑布谣》。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庐山瀑布谣》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凭借对梦中所见庐山瀑布景致的细腻描绘,勾勒出一方奇幻瑰丽的梦幻天地,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洒脱不羁、豪迈奔放的胸臆。

2. 写作手法

比喻:“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将庐山瀑布比喻成银河。又将瀑布下落的壮观景象比喻成黄河决提,以此展现瀑布的壮观景象。想象:“我疑天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作者想象上织女在织白绢,白绢离开织女衣袖从青天垂落下来形成的瀑布壮观景象,以此突出瀑布的壮美。

3. 分段赏析

在前六句中,首先以正面的方式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然后以奇特大胆的想像进行渲染。“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开篇。将银河比作决堤的瓠子口洪水,“忽如”一词强调了这种变化的突然与迅猛。“泻诸五老之峰前”点明了银河倾泻的方向,五老峰是庐山著名山峰,此句让读者仿佛看到银河之水从天际倾泻而下,直落五老峰前的宏大壮观场景,营造出磅礴的气势。“我疑天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进一步展开想象。诗人怀疑银河是天上织女(天孙)所织的白色丝绢,“素练”一词形象地描绘出银河洁白、细长的样子。“脱轴垂青天”则赋予画面动态感,仿佛织女不小心让织机上的丝绢脱离了织轴,垂落在青天之上,既写出了银河的形态,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浪漫的色彩。“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基于前面的想象,诗人突发奇想。并州剪刀闻名遐迩,诗人想要亲手拿起它,剪下一幅像玻璃般透明、如烟雾般缥缈的银河美景。“玻璃烟”生动地形容出银河的清澈、朦胧之美,充分展现出诗人对银河美景的极度喜爱和陶醉,同时也体现出他豪迈不羁的性格和超凡的想象力。而在后六句中,写奇景中的奇人,末仍归到瀑布。“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诗人在这一奇幻情境中遇到了友人“云石子”,并将他比作传说中捉月的仙人。这一比喻不仅突出了友人的超凡脱俗,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神秘的仙气,暗示着友人与这奇幻的自然景观有着某种契合,使诗歌的意境更加空灵。“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诗人进一步描写友人的豪放之举。友人因夜晚口渴难耐,竟然骑着鲸鱼去吸干大海的水,“骑鲸”常用来形容豪放不羁的文人或仙人,此处用来刻画友人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他的狂放和豪迈。“吸海枯桑田”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友人饮酒的海量和豪情,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豪放行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仿佛能让沧海桑田为之改变。“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最后一句描绘出一种奇幻的景象,友人骑鲸吸海的行为使得银河化作十万丈高的玉虹,倒挂在清澈寒冷的深渊之上。“十万丈”强调了景象的宏大和壮观,“玉虹”将银河比作美玉般的彩虹,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和奇幻色彩。“清泠渊”点明了场景的幽深和宁静,与前文的热闹豪放形成对比,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多样。

4. 作品点评

作者在诗词创作中很注重锤炼字句,但又能做到自然流畅,不留下雕琢的痕迹,诗歌风格清新自然,颇有李白之风。李白笔下的《望庐山瀑布》千古流传、家喻户晓,而杨维桢的乐府诗《庐山瀑布谣》也完全可以与李白的诗相媲美。元代诗歌的整体成就或许不算特别突出,但在纠正宋诗的弊端,重新恢复形象思维的诗歌创作方法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贡献。这首《庐山瀑布谣》便是元代诗歌中的上乘之作。诗中一系列瑰丽奇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奇幻又开阔的意境。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诗人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让读者仿佛能看到诗中的画面,充分感受到了诗歌浓厚的意蕴和强大的感染力,充分展现了诗歌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酸斋之词(指《梦中贯酸斋彭郎词》),滑稽谑浪,固风流才仙;而先生之谣(指《庐山瀑布谣》),雄伟俊逸,真天仙也。各以其才相胜。

元吴复《尧山堂外纪》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马钰《无梦令·二鼓孤清妙用》

下一篇:元·关汉卿《【双调】乔牌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