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忽如瓠子决":银河忽然像黄河决堤一样,
# 瓠子:黄河堤坝名,在今河南濮阳,汉武帝时曾决堤。
"泻诸五老之峰前":在五老峰前倾泻而下。
# 五老之峰:在庐山东南,像五位老人并肩耸立,因此得名。
"我疑天仙织素练":我怀疑是天上织女在织白绢,
# 素:白色。,天仙:即织女,相传是玉帝的孙女。一作“天孙”。
"素练脱轴垂青天":白绢离开织女衣袖从青天垂落下来。
"便欲手把并州剪":就想着手拿一把并州剪,
# 并州剪:锋利的剪刀。古时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生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亦可简称并刀、并剪等。,把:一作借。
"剪取一幅玻璃烟":剪下一幅玻璃烟雨。
"相逢云石子":恰好遇到了贯云石,
# 云石子:即贯云石。
"有似捉月仙":他好像仙人李白一样。
# 捉月仙:这里指李白。洪迈《容斋随笔》载,李白酒醉泛舟,俯身去抓水中之月,溺水而死,后世称为捉月仙。
"酒喉无耐夜渴甚":他夜里无酒解渴,
"骑鲸吸海枯桑田":便骑着鲸背,把海水吸干,使大海变成桑田。
# 騎鲸:骑鲸背遨游海上,李白曾自署为“海上骑鲸客”。相传李白骑着鲸鱼升天成仙。李俊民《李太白图》:“不因采石江头月,那得骑鲸去上天。”
"居然化作十万丈":海水居然化作十万丈瀑布像美玉彩虹般,
"玉虹倒挂清泠渊":倒挂在清澈的水潭上。
# 清泠渊:清澈的水潭。,玉虹:形容瀑布像美玉彩虹般。
"甲申秋八月十六夜":甲申年秋八月十六日夜晚,
# 甲申:即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
"予梦与酸斋仙客游庐山":我梦见与仙客贯云石游览庐山,
# 酸斋仙客:元代散曲家贯云石之号。
"各赋诗":分别赋诗一首,
"酸斋赋《彭郎词》":贯云石写了《彭郎词》,
# 彭郎词:即《梦中贯酸斋彭郎词》:“番之湖兮云水杳,万顷晴波净如扫。相逢渔子问二姑,大姑不如小姑好。小姑昨夜妆束巧,新月半痕玉梳小。彭郎欲娶无良媒,飞向庐山寻五老。五老颓然不肯起,彭郎怒踢香炉倒。彭郎彭郎归去来,陶令门前烟树晓。”(陈衍辑《元诗纪事》卷四四)。
"予赋《瀑布谣》":我写了《瀑布谣》。
元代文学家
杨维桢(1296~1370),元代文学家。一作杨维祯,字廉夫,号铁崖。因擅吹铁笛,自号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杨维桢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一生致力于诗文辞赋的革新,亦工散曲,又善行草书。其尤以倡导古乐府而追随者甚众,形成“铁雅诗派”。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其在创造手法上有浪漫主义的特点,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受李贺影响很深。代表作品有《丽则遗音》《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庐山瀑布谣》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凭借对梦中所见庐山瀑布景致的细腻描绘,勾勒出一方奇幻瑰丽的梦幻天地,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洒脱不羁、豪迈奔放的胸臆。
2. 写作手法
比喻:“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将庐山瀑布比喻成银河。又将瀑布下落的壮观景象比喻成黄河决提,以此展现瀑布的壮观景象。想象:“我疑天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作者想象上织女在织白绢,白绢离开织女衣袖从青天垂落下来形成的瀑布壮观景象,以此突出瀑布的壮美。
3. 分段赏析
在前六句中,首先以正面的方式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然后以奇特大胆的想像进行渲染。“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开篇。将银河比作决堤的瓠子口洪水,“忽如”一词强调了这种变化的突然与迅猛。“泻诸五老之峰前”点明了银河倾泻的方向,五老峰是庐山著名山峰,此句让读者仿佛看到银河之水从天际倾泻而下,直落五老峰前的宏大壮观场景,营造出磅礴的气势。“我疑天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进一步展开想象。诗人怀疑银河是天上织女(天孙)所织的白色丝绢,“素练”一词形象地描绘出银河洁白、细长的样子。“脱轴垂青天”则赋予画面动态感,仿佛织女不小心让织机上的丝绢脱离了织轴,垂落在青天之上,既写出了银河的形态,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浪漫的色彩。“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基于前面的想象,诗人突发奇想。并州剪刀闻名遐迩,诗人想要亲手拿起它,剪下一幅像玻璃般透明、如烟雾般缥缈的银河美景。“玻璃烟”生动地形容出银河的清澈、朦胧之美,充分展现出诗人对银河美景的极度喜爱和陶醉,同时也体现出他豪迈不羁的性格和超凡的想象力。而在后六句中,写奇景中的奇人,末仍归到瀑布。“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诗人在这一奇幻情境中遇到了友人“云石子”,并将他比作传说中捉月的仙人。这一比喻不仅突出了友人的超凡脱俗,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神秘的仙气,暗示着友人与这奇幻的自然景观有着某种契合,使诗歌的意境更加空灵。“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诗人进一步描写友人的豪放之举。友人因夜晚口渴难耐,竟然骑着鲸鱼去吸干大海的水,“骑鲸”常用来形容豪放不羁的文人或仙人,此处用来刻画友人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他的狂放和豪迈。“吸海枯桑田”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友人饮酒的海量和豪情,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豪放行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仿佛能让沧海桑田为之改变。“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最后一句描绘出一种奇幻的景象,友人骑鲸吸海的行为使得银河化作十万丈高的玉虹,倒挂在清澈寒冷的深渊之上。“十万丈”强调了景象的宏大和壮观,“玉虹”将银河比作美玉般的彩虹,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和奇幻色彩。“清泠渊”点明了场景的幽深和宁静,与前文的热闹豪放形成对比,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多样。
4. 作品点评
作者在诗词创作中很注重锤炼字句,但又能做到自然流畅,不留下雕琢的痕迹,诗歌风格清新自然,颇有李白之风。李白笔下的《望庐山瀑布》千古流传、家喻户晓,而杨维桢的乐府诗《庐山瀑布谣》也完全可以与李白的诗相媲美。元代诗歌的整体成就或许不算特别突出,但在纠正宋诗的弊端,重新恢复形象思维的诗歌创作方法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贡献。这首《庐山瀑布谣》便是元代诗歌中的上乘之作。诗中一系列瑰丽奇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奇幻又开阔的意境。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诗人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让读者仿佛能看到诗中的画面,充分感受到了诗歌浓厚的意蕴和强大的感染力,充分展现了诗歌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
# 酸斋之词(指《梦中贯酸斋彭郎词》),滑稽谑浪,固风流才仙;而先生之谣(指《庐山瀑布谣》),雄伟俊逸,真天仙也。各以其才相胜。
元吴复《尧山堂外纪》
上一篇:元·马钰《无梦令·二鼓孤清妙用》
下一篇:元·关汉卿《【双调】乔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