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破庄周梦":挣破了那庄周的梦境,
# 弹破庄周梦:意为蝴蝶大得竟然把庄周的蝶梦给弹破了。弹:一作“挣”。庄周梦: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曾为漆园吏,有《庄子》一书。据说他曾梦见自己化为大蝴蝶,醒来后仍是庄周,弄不清到底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变成了蝴蝶。
"两翅驾东风":硕大的双翅驾着浩荡的东风,
"三百座名园、":把三百座名园里的花蜜、
"一采一个空":全采了一个空。
# 一采一个空:一作“一采个空”。
"谁道风流种":谁知道它是天生的风流种,
# 风流种:一作“风流孽种”,风流才子,名士。,谁道:一作“难道”。
"唬杀寻芳的蜜蜂":吓跑了采蜜的蜜蜂。
# 唬杀:犹言“吓死”。唬,一作“諕”。杀:用在动词后,表程度深。
"轻轻飞动":它轻轻扇动翅膀,
# 轻轻飞动:一作“轻轻搧动”。一本“轻轻”后还有“的”字。
"把卖花人搧过桥东":把卖花的人都搧过桥东去了。
元代散曲作家
王和卿(?~?),元代散曲作家。大名(今河北)人。元中统初曾赋《醉中天·咏大蝴蝶》,其名益著。他与关汉卿交善,曾互相嘲谑。王和卿善于学习民间百姓的生动口语,作品有比较醇厚的俗谣俚曲色彩。其有些作品近于戏谑调笑,如《咏秃》《胖妓》等。孙楷第在 《元曲家考略》 中评价他“观其词意跌宕,洵滑稽之雄也”。主要作品有《拨不断·大鱼》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醉中天·咏大蝴蝶》是元代王和卿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以独特视角和夸张手法描写了一只大蝴蝶,生动展现了其庞大身躯和超凡力量。开篇借助庄周梦蝶典故增添奇幻色彩,随后描述大蝴蝶在名园肆意采花、吓跑蜜蜂、扇走卖花人等情节,充满趣味性和想象力。全曲语言通俗幽默,以轻松诙谐笔调塑造出鲜活的大蝴蝶形象,同时蕴含着对某些现象的隐喻。
2. 写作手法
夸张:“弹破庄周梦”,夸张地描述了蝴蝶大到竟能挣破庄周的梦境,极具想象力;“两翅驾东风”,形容蝴蝶翅膀大到能驾驭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极言名园之多,却被蝴蝶瞬间采空花蜜,突出其采花之多;“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写蝴蝶翅膀轻轻扇动,竟能把卖花人扇过桥东,夸张地展现其力量之大。用典:弹破庄周梦”一句,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庄子曾梦到自己化为蝴蝶,此曲中蝴蝶大到撑破梦境,赋予作品神秘色彩,开拓了想象空间。
3. 分段赏析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开篇别出心裁,“弹破庄周梦”借助典故,增添了大蝴蝶的神秘色彩,让人眼前一亮。“两翅驾东风”描绘出大蝴蝶凭借东风自由翱翔的姿态,凸显其轻盈与力量。“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运用夸张手法,强调大蝴蝶食量惊人,所到之处花朵被采光,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谁道风流种”以反问语气调侃大蝴蝶看似风流的姿态,与后文“唬杀寻芳的蜜蜂”形成反差。“唬杀”一词生动表现出蜜蜂被大蝴蝶惊吓的状态,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和戏剧性,使大蝴蝶形象更加鲜活。“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轻轻飞动”与前文大蝴蝶的庞大形象形成对比,突出其力量收放自如。“把卖花人搧过桥东”进一步强化大蝴蝶的力量感,一个“搧”字将大蝴蝶随意摆弄他人的情景生动展现出来,使整个画面充满动感和喜剧效果,也让读者对这只大蝴蝶印象深刻。
4. 作品点评
此小令在艺术方面,最为突出的特色当属极致的夸张。作者始终围绕蝴蝶“大”这一特点,夸张手法运用得极为大胆,甚至达到了怪诞离奇的地步。然而,这种怪诞并未失去趣味性,反而能让人忍俊不禁,进而反复品味,促使人们深入思考。从语言风格来讲,该小令呈现出恣肆豪放、质朴自然的特质,语言通俗易懂,几乎没有一个字是刻意雕琢、堆砌辞藻的。看似随意写就,但其韵味恰似橄榄,越嚼越有味道,这无疑是散曲创作中难得的高妙境界。
# 元人王和卿《咏大蝴蝶》云云,只起一句,便知是大蝴蝶,下文势如破竹,却无一句不是俊语。
明王骥德《曲律》
上一篇:元·元无名氏《雁儿落带过得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