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ān

朝代:宋作者:周弼浏览量:1
jiāng
nán
dān
fán
yǒu
ān
tóu
shè
wéi
èr
jīn
líng
jiù
jiàn
yǒu
zhī
chí
yáng
jùn
jiē
jìn
jīng
zhòng
piān
hǎo
è
chéng
zāi
jiē
cǎo
cǎo
chōng
shāi
rào
huà
lán
shí
zhòu
fāng
tán
jìng
sǎo
dāng
tóu
dài
tīng
hóng
jiāo
huáng
bié
zuò
cóng
pán
qíng
chū
zuì
yíng
wàn
piàn
cáng
chūn
fēng
bǎo
dài
jīn
jǐn
bān
jiǔ
yùn
wèn
cuán
xīn
fān
téng
zhī
qiàn
luàn
zhū
fěn
yàng
shù
míng
fēn
qiǎn
shēn
shù
yóu
gāo
liù
chǐ
huā
zhòng
gāng
zhī
fǎn
jiǒng
chū
céng
yīn
zhuǎn
nài
kàn
shǐ
nián
shēn
yǒu
zhēn
wǎn
tiān
xuě
lái
xiāng
xǐng
xiāng
hún
lěng
fāng
zhù
huáng
hūn
yǎn
bèi
míng
dùn
jué
lán
bǐng
zhú
luò
shuǐ
fāng
lín
yīng
gèng
duō
jīn
fēi
tóng
tuó
jiān
sòng
jiǔ
yǒu
rén
zài
cǎo
yuán
nài
duì
chūn
tàn
jiē
zuì
nán
bǎo
shǒu
shì
fán
huá
jūn
kàn
nán
bǎi
nián
nèi
kàn
dào
sūn
néng
jiā

译文

江南的牡丹共有多少处,德安的品种数第一,歙县的排第二。金陵偶尔能见到旧时留存的牡丹,池阳和吴郡的牡丹都只能居于次等。靠近京城的地方栽种的品种更优良,鄂城人嫁接牡丹从不草率马虎。他们舂碎泥土、筛出细泥,围绕着雕花栏杆,用石块砌成方形花坛,干净得如同扫帚清扫过一般。最出众的是那名为“带鞓红”的品种,还有娇美的紫、嫩黄的牡丹,各自成丛绽放。花朵如盘盂般托举着,最喜迎接阳光,万千片碧玉似的叶子,藏着温柔的春风。叶片上丝丝纹路如镶金带,花瓣间斑斓如锦缎酒晕,簇拥着花心。色彩交织如栀子黄、茜草红、朱砂粉,各有名称,颜色深浅分明不同。低矮的牡丹树也有五六尺高,花太重,刚硬的枝条反而支撑乏力。它挺出层层绿荫,越看越觉耐看,才明白历经岁月的牡丹,自有真正的美色。傍晚细雪纷纷飘落,簇拥着花朵,露珠唤醒花香,清冷中好似美人浴后。黄昏时倚着柱子,目光因它更加明亮,夜深人静,忽然觉得需要点烛继续观赏。想那洛水之畔的牡丹应当更多,却禁不住骤雨冲洗铜驼。有人用酥煎牡丹佐酒享乐,故园却已荒草丛生,无可奈何。不要对着暮春空自嗟叹,世间最难守住的正是繁华。你看南渡以来这百余年,能延续到子孙后代的家族能有几家。

逐句剖析

"江南牡丹凡有几":江南的牡丹共有多少处,

"德安打头歙为二":德安的品种数第一,歙县的排第二。

"金陵旧物间有之":金陵偶尔能见到旧时留存的牡丹,

# 物:群贤集作宅。

"池阳吴郡皆居次":池阳和吴郡的牡丹都只能居于次等。

"地近京畿种偏好":靠近京城的地方栽种的品种更优良,

"鄂城栽接不草草":鄂城人嫁接牡丹从不草率马虎。

"舂土筛泥绕画栏":他们舂碎泥土、筛出细泥,围绕着雕花栏杆,

"石甃方坛净如扫":用石块砌成方形花坛,干净得如同扫帚清扫过一般。

"当头第一带鞓红":最出众的是那名为“带鞓红”的品种,

"腻紫娇黄别作丛":还有娇美的紫、嫩黄的牡丹,各自成丛绽放。

"盘盂擎出最迎日":花朵如盘盂般托举着,最喜迎接阳光,

"碧玉万片藏春风":万千片碧玉似的叶子,藏着温柔的春风。

"宝叶丝丝带缕金":叶片上丝丝纹路如镶金带,

"锦斑酒晕问攒心":花瓣间斑斓如锦缎酒晕,簇拥着花心。

"翻腾栀茜乱朱粉":色彩交织如栀子黄、茜草红、朱砂粉,

"样各数名分浅深":各有名称,颜色深浅分明不同。

"低树犹高五六尺":低矮的牡丹树也有五六尺高,

"花重刚枝反无力":花太重,刚硬的枝条反而支撑乏力。

"迥出层阴转耐看":它挺出层层绿荫,越看越觉耐看,

"始悟年深有真色":才明白历经岁月的牡丹,自有真正的美色。

"晚添细雪来相簇":傍晚细雪纷纷飘落,簇拥着花朵,

"露醒香魂冷方浴":露珠唤醒花香,清冷中好似美人浴后。

"倚柱黄昏眼倍明":黄昏时倚着柱子,目光因它更加明亮,

"顿觉夜阑须秉烛":夜深人静,忽然觉得需要点烛继续观赏。

"洛水芳林应更多":想那洛水之畔的牡丹应当更多,

"不禁飞雨洗铜驼":却禁不住骤雨冲洗铜驼。

"酥煎送酒有人在":有人用酥煎牡丹佐酒享乐,

"草没故园无柰何":故园却已荒草丛生,无可奈何。

"莫对余春起叹嗟":不要对着暮春空自嗟叹,

"最难保守是繁华":世间最难守住的正是繁华。

"君看南渡百年内":你看南渡以来这百余年,

"看到子孙能几家":能延续到子孙后代的家族能有几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牡丹》是南宋诗人周弼创作的七言古诗。诗的前半部分详细介绍江南各地牡丹的分布情况,如德安、歙县等地牡丹品质居前,描绘鄂城精心栽种牡丹的场景,还对牡丹的色彩、形态进行细腻刻画,展现出牡丹的娇艳多姿;后半部分由牡丹引发感慨,借“洛水芳林”“飞雨洗铜驼”等句暗喻家国变迁,以“最难保守是繁华”等句抒发对繁华易逝、世事无常的感叹,以及对南宋国运的忧虑。全诗通过咏叹牡丹,将对牡丹的赞美与深沉的家国之思、人生感慨相融合,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江南牡丹凡有几,德安打头歙为二”两句开篇点明江南牡丹的分布情况。以设问起笔,引出下文对江南各地牡丹的介绍,直接指出德安的牡丹品质最佳,歙县次之,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江南牡丹的大致排名,为后文对牡丹的进一步描写做铺垫。“金陵旧物间有之,池阳吴郡皆居次”两句继续罗列江南其他地区的牡丹情况。说明金陵偶尔能见到旧时遗留的牡丹,而池阳、吴郡等地的牡丹品质又在德安、歙县之后,进一步丰富了江南牡丹分布的信息,让读者对江南牡丹的地域分布有更全面的认识。“地近京畿种偏好,鄂城栽接不草草”两句强调地理位置与栽种用心对牡丹的影响。指出靠近京城地区的牡丹品种优良,同时着重说明鄂城在牡丹的栽种和嫁接上十分用心,不敷衍了事,从侧面暗示这些地方牡丹品质好的原因,引出下文对栽种场景的描写。“舂土筛泥绕画栏,石甃方坛净如扫”两句细致描绘鄂城栽种牡丹的场景。“舂土筛泥”生动展现出人们为栽种牡丹精心准备土壤的过程,“绕画栏”“石甃方坛”则描绘出栽种环境的精致,“净如扫”进一步突出环境的整洁,通过这些描写体现出对牡丹栽种的重视和用心。“当头第一带鞓红,腻紫娇黄别作丛”两句开始着重描写牡丹的品种和颜色。“当头第一”强调带鞓红牡丹的珍贵和出众地位,“腻紫娇黄”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其他牡丹品种色彩的柔美艳丽,“别作丛”展现出不同颜色牡丹各自成丛的形态,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感受。“盘盂擎出最迎日,碧玉万片藏春风”两句运用比喻,对牡丹进行形象刻画。将牡丹花朵比作盘盂,形容其形状圆润,且花朵朝着太阳盛开,展现出牡丹向阳而生的姿态;“碧玉万片”将牡丹的叶子比作碧玉,描绘出叶子的青翠欲滴,“藏春风”则赋予画面以生机,仿佛春风被藏在这万片碧玉之中。“宝叶丝丝带缕金,锦斑酒晕间攒心”两句继续从细节描写牡丹。“宝叶丝丝带缕金”描绘出牡丹叶子上仿佛带有丝丝缕缕的金线,凸显叶子的精美;“锦斑酒晕间攒心”则形容牡丹花瓣上有着如同锦缎的斑纹和酒晕般的色彩,围绕花心聚集,细腻展现出牡丹花瓣色彩和纹理的丰富与独特。“翻腾栀茜乱朱粉,样各数名分浅深”两句进一步描写牡丹色彩的丰富多样。“翻腾栀茜乱朱粉”形象地表现出牡丹色彩相互交织、绚丽多彩的样子,如同栀子的黄、茜草的红以及朱砂、铅粉等颜色相互混杂;“样各数名分浅深”说明不同牡丹品种有着各自的名称,且在颜色深浅上也有差异,突出牡丹品种的繁多。“低树犹高五六尺,花重刚枝反无力”两句从牡丹植株的角度进行描写。“低树犹高五六尺”说明即使是相对低矮的牡丹树也有五六尺高,体现出牡丹植株较为高大;“花重刚枝反无力”则指出因为花朵过于厚重,使原本刚劲的枝条反而显得支撑无力,通过这种对比,既写出牡丹花朵的硕大,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迥出层阴转耐看,始悟年深有真色”两句写对牡丹的观赏感受。“迥出层阴”描绘出牡丹在层层绿荫中脱颖而出的姿态,“转耐看”说明越是仔细观赏,越能发现牡丹的美;“始悟年深有真色”则点明只有历经岁月沉淀的牡丹,才会拥有真正动人的色泽,赋予牡丹一种历经时光淬炼的美感。“晚添细雪来相簇,露醒香魂冷方浴”两句通过环境描写烘托牡丹。傍晚时分,细雪纷纷落下,簇拥着牡丹,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唯美的氛围;“露醒香魂冷方浴”将牡丹比作美人,说它被露水唤醒,在清冷中如同沐浴一般,赋予牡丹以灵动的美感和浪漫的气息。“倚柱黄昏眼倍明,顿觉夜阑须秉烛”两句写诗人观赏牡丹的痴迷。黄昏时分,诗人倚靠着柱子观赏牡丹,眼睛反而更加明亮;到了夜深,仍觉得需要点上蜡烛继续欣赏,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沉醉,也从侧面衬托出牡丹的魅力无穷。“洛水芳林应更多,不禁飞雨洗铜驼”两句由眼前牡丹联想到洛水的牡丹,进而引发感慨。“洛水芳林应更多”想象洛水一带牡丹繁茂的景象,“不禁飞雨洗铜驼”则用“飞雨洗铜驼”这一意象,暗示世事变迁、繁华易逝,借古伤今,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酥煎送酒有人在,草没故园无柰何”两句将有人以酥煎牡丹佐酒的情景与故园荒芜的景象相对比。“酥煎送酒有人在”展现出一种及时行乐的场景,“草没故园无柰何”则透露出故园荒废、无法归返的无奈,在对比中表达出对世事无常的感叹。“莫对馀春起叹嗟,最难保守是繁华”两句直接抒发人生感悟。劝告人们不要对着暮春景色徒生感叹,因为世间最难留住的就是繁华,以直白的语言揭示出繁华易逝的道理,饱含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君看南渡百年内,看到子孙能几家”两句以反问收尾,进一步深化主题。让读者回望南宋南渡以来的百年间,有多少家族能够延续,暗示南宋王朝命运的不确定和世事的沧桑巨变,将个人对繁华易逝的感慨上升到家国命运的层面,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弼《岁除思归》

下一篇:宋·周弼《寄鹤林智福上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