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未开花绕枝":樱桃尚未开花时,花苞环绕着树枝,
"樱桃已开红满溪":樱桃已经开放了,红色铺满了溪畔。
"花开几朝今始见":花儿开放有几天,如今才初次看见,
"人折人攀那得知":人们攀折人们折,其中滋味怎得知。
"黄鹂飞来问谁主":黄鹂飞过来询问,这花主人是谁呀,
"对面相看隔墙语":黄鹂和花面对面看着,隔着围墙说话。
"今日锁魂事可明":今日花的魂灵事,大概可以明白啦,
"昨夜东风过云雨":昨夜东风吹过呀,带着云朵和雨滴。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樱桃花从未开到盛开的不同景致,展现其花期形态。同时,借人们攀折花枝、黄鹂问询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樱桃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事关系的思索。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句“樱桃未开花绕枝,樱桃已开红满溪”,将樱桃未开时花苞绕枝的状态,与盛开后红满溪边的状态进行对比。未开时的含蓄与已开时的热烈形成鲜明反差,生动展现出樱桃花从孕育到盛放的过程,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樱桃花花期不同阶段的特点,也突出了樱桃花盛开时的繁茂艳丽之态。拟人:“黄鹂飞来问谁主,对面相看隔墙语”,诗人把黄鹂当作人来写,赋予了黄鹂“问谁主”这一询问的行为,以及与花“对面相看”“隔墙语”的交流互动能力。让黄鹂仿佛有了思想和情感,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营造出一种活泼而富有生机的自然互动场景,使诗歌的意境更加鲜活。
3. 分段赏析
“樱桃未开花绕枝,樱桃已开红满溪”:此联聚焦樱桃花的形态变化。未绽放时,花苞如细密情思,环绕枝头,似在积蓄绽放的力量;待盛开,绯红花瓣肆意铺展,映红溪流。“绕”字赋予花苞灵动之态,“满”字渲染盛放的热烈,未开与已开的鲜明对比,既呈现花期进程,更以极简笔墨,绘出樱桃从含蓄待放到热烈张扬的生命姿态,让读者直观感受其生长的蓬勃。“花开几朝今始见,人折人攀那得知”:诗人由花的盛开,转而思索其命运。“花开几朝”追问花期短暂,暗含对美好易逝的叹惋;“今始见”强调相遇的偶然,似是诗人与花的一场不期而遇。而“人折人攀”直面现实,人们随意折损花枝,花的痛苦与无奈无人知晓。“那得知”以反问强化这种忽视,抒发对美好事物被肆意破坏的惋惜,也隐射世间诸多美好,常因外力而凋零的普遍境遇。“黄鹂飞来问谁主,对面相看隔墙语”:黄鹂的出现,为静态的花景注入动态生机。“问谁主”赋予黄鹂灵性,它似是自然的使者,好奇花的归属;“对面相看”描绘出黄鹂与花隔岸对视的画面,“隔墙语”更添神秘与趣味,仿佛二者在悄声交流。这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构建出自然生灵间的互动场景,让樱桃花不再孤立,而是融入充满生机与对话的自然世界。“今日锁魂事可明,昨夜东风过云雨”:“锁魂事”暗指樱桃花的命运走向,“今日可明”带着一种揭晓答案的意味。而“昨夜东风过云雨”回溯昨夜,东风裹挟云雨而过,看似简单的自然现象,实则为花的命运埋下伏笔。东风、云雨,是自然力量的象征,它们的到来,或许改变了花的生长轨迹,让今日花的状态有了“可明”的缘由。此联将时间线拉长,以昨夜之景释今日之事,增添诗的含蓄与深邃,也让读者体会到自然变化对生命的微妙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