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lìng

朝代:宋作者:杜安世浏览量:1
chūn
mèng
píng
yóu
lǎn
yín
zhú
jìn
huà
lián
chuí
xiǎo
tíng
yáng
liǔ
huáng
jīn
cuì
táo
liǎn
liǎng
sān
zhī
zhuāng
yōng
shū
mèn
xiāo
pāo
zhì
piāo
fēn
fēn
rén
shū
yuǎn
kōng
duì
chí
chí

译文

春天的梦虚幻无凭,让人还是懒得起床。银制的蜡烛已经燃尽,彩绘的帘子低低地垂着。小小的庭院里,杨柳呈现出金黄翠绿的色泽,有两三枝桃花像少女的脸庞般娇艳。在梳妆的楼阁里,懒得梳妆打扮。心中烦闷没有情绪,把玉箫也丢在一边。柳絮纷纷飘落,朋友也渐渐疏远,只能白白地对着那缓缓移动的太阳。

逐句剖析

"春梦无凭犹懒起":春天的梦虚幻无凭,让人还是懒得起床。

"银烛尽、":银制的蜡烛已经燃尽,

"画帘低垂":彩绘的帘子低低地垂着。

"小庭杨柳黄金翠":小小的庭院里,杨柳呈现出金黄翠绿的色泽,

"桃脸两三枝":有两三枝桃花像少女的脸庞般娇艳。

"妆阁慵梳洗":在梳妆的楼阁里,懒得梳妆打扮。

"闷无绪、":心中烦闷没有情绪,

"玉箫抛掷":把玉箫也丢在一边。

"絮飘纷纷人疏远":柳絮纷纷飘落,朋友也渐渐疏远,

"空对日迟迟":只能白白地对着那缓缓移动的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惜春令》是宋代杜安世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描绘暮春景象与闺中女子慵懒寂寥的情态,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寂寥的淡淡哀愁。上阕以“春梦无凭”开篇,点出梦境虚幻、慵懒无绪的心境,继而以“银烛尽”“画帘低垂”的室内陈设,烘托出冷清氛围;“小庭杨柳黄金翠,桃脸两三枝”则通过庭前杨柳、初绽桃花的细节,暗喻春色将尽。下阕聚焦女子“慵梳洗”的日常,以“玉箫抛掷”的动作,传递内心烦闷;末句“絮飘纷纷人疏远,空对日迟迟”以飞絮纷飞、日光迟缓的意象,强化了孤独与怅惘之情。全词语言清丽,情感含蓄,通过景物描写与心理刻画相结合的手法,成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体现了宋代婉约词的风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词人

杜安世(?~?),宋代词人。字寿域,一作名寿域,字安世,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其致力于作词,词多写羁旅、相思。其词风清丽疏快,不避俚俗,有民歌风味。尽管陈振孙评价其“词亦不工”,《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但他的一些词如《卜算子》《玉阑干》也纤巧工致,婉约可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以“春梦无凭犹懒起”开篇,直接点出主人公因春梦虚幻而慵懒的状态,“无凭”二字暗含失落,为全词奠定怅惘基调。“银烛尽、画帘低垂”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孤寂氛围,残烛与低垂帘幕构成封闭空间,暗示人物内心的压抑。“小庭杨柳黄金翠,桃脸两三枝”转写庭院春景,以“黄金翠”形容柳色鲜润,“桃脸”拟人化桃花,明艳春光反衬人物的慵懒,形成乐景哀情的反差。下片“妆阁慵梳洗”承接上片余韵,直写人物行为,“慵”字强化了倦怠情绪。“闷无绪、玉箫抛掷”进一步以动作细节传递心理——抛弃玉箫象征放弃排遣,闷绪无处化解。“絮飘纷纷人疏远”双关飘絮与人际关系,既写春景零落,又暗喻人情淡漠;“空对日迟迟”以漫长白昼的“迟迟”呼应前文“懒起”,时间流逝中的孤独感被放大,结句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杜安世《玉楼春·纶命忽从天上至》

下一篇:宋·杜安世《踏莎行·闲院秋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