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朝代:宋作者:杜安世浏览量:1
xīn
yuè
xiū
guāng
yǐng
tíng
shù
chuāng
wài
jiāo
shù
diǎn
huáng
hūn
shì
qiū
lái
róng
shuāng
méi
diǎn
yín
gāng
jiōng
xiù
shā
hán
qióng
shēng
zhěn
cháng
jūn
xìn
fǒu
yóng
zuò
hún
fēi

译文

新月那柔美的光影映照在庭院的树木上,仿佛带着几分娇羞。窗外芭蕉叶上,几点黄昏时分的雨滴。为什么秋天到来就没了情绪。容颜带着寂寞,双眉紧紧蹙起。一点如豆的灯光关闭了绣房门。莎草铺就的台阶上寒蛩鸣叫,一声声啼叫透着苦涩。孤枕难眠的漫漫长夜你可相信。披上外衣端正地坐着,魂魄却已飘向远方。

逐句剖析

"新月羞光影庭树":新月那柔美的光影映照在庭院的树木上,仿佛带着几分娇羞。

"窗外芭蕉":窗外芭蕉叶上,

"数点黄昏雨":几点黄昏时分的雨滴。

"何事秋来无意绪":为什么秋天到来就没了情绪。

"玉容寂寞双眉聚":容颜带着寂寞,双眉紧紧蹙起。

"一点银釭扃绣户":一点如豆的灯光关闭了绣房门。

"莎砌寒蛩":莎草铺就的台阶上寒蛩鸣叫,

"历历啼声苦":一声声啼叫透着苦涩。

"孤枕夜长君信否":孤枕难眠的漫漫长夜你可相信。

"披衣颙坐魂飞去":披上外衣端正地坐着,魂魄却已飘向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凤栖梧》是宋代杜安世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夜中的孤独寂寞与哀怨愁苦。上阕通过描写新月、芭蕉、黄昏雨等秋夜景象,烘托出女子内心的惆怅;接着点明秋天到来女子没了情绪,容颜寂寞、双眉紧蹙。下阕写室内一盏孤灯熄灭绣户,寒蛩啼叫更添苦涩,最后写女子孤枕难眠,披衣而坐,魂魄仿佛飞走,将她的孤独哀怨推向高潮。全词情感细腻,意境幽冷,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的闺怨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词人

杜安世(?~?),宋代词人。字寿域,一作名寿域,字安世,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其致力于作词,词多写羁旅、相思。其词风清丽疏快,不避俚俗,有民歌风味。尽管陈振孙评价其“词亦不工”,《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但他的一些词如《卜算子》《玉阑干》也纤巧工致,婉约可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新月羞光影庭树。窗外芭蕉,数点黄昏雨”:开篇描绘了秋夜的景色,新月的柔光映照在庭院的树上,芭蕉叶上挂着几滴黄昏时分的雨滴。通过这些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女子的哀怨情绪奠定了基础。“何事秋来无意绪。玉容寂寞双眉聚”:由景转入情,女子感慨秋天到来后自己没了情绪,容颜寂寞,双眉紧蹙。直接抒发了她内心的惆怅和哀怨,点明了主题。下片“一点银釭扃绣户。莎砌寒蛩,历历啼声苦”:描写室内的孤灯和室外的寒蛩啼叫。“一点银釭”营造出一种昏暗、孤寂的氛围,“寒蛩”的啼叫声更增添了苦涩的感觉,进一步烘托出女子的孤独和哀怨。“孤枕夜长君信否。披衣颙坐魂飞去”:女子感叹孤枕难眠的漫漫长夜,披上衣服长久坐着,魂魄仿佛飞走。通过具体的动作和感受,将她的孤独哀怨推向了高潮,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杜安世《剔银灯·昨夜一场风雨》

下一篇:宋·杜安世《凤衔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