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zhèng
dào
·
·
zhèng
dào

朝代:宋作者:释印肃浏览量:1
miè
xìng
zhōng
suí
yǐn
zhuó
yǐn
cān
zhù
zhuó
huàn
guǎ
ér
huàn
jūn
zhòng
shēng
yuè
yīn

译文

在寂灭的本性中随顺饮食,渴时饮水饿时餐,不执着也不滞留。不忧虑财富稀少,只担忧分配不均,众生因此和悦,共享安乐无忧。

逐句剖析

"寂灭性中随饮啄":在寂灭的本性中随顺饮食,

"渴饮饥餐无住著":渴时饮水饿时餐,不执着也不滞留。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忧虑财富稀少,只担忧分配不均,

"众生和悦因斯乐":众生因此和悦,共享安乐无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僧人释印肃创作的禅诗作品。全诗以“寂灭性”为根本,前两句“渴饮饥餐无住著”以白描手法呈现禅宗“无住”修行要义,后两句化用《论语》典故,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儒学理念转化为“众生和悦”的佛理表达,体现即心是佛的禅悟境界。此诗以佛教禅宗思想为核心,融合儒家济世理念,通过自然意象与哲理思辨的结合,展现修行者超然物外的境界与心怀众生的慈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寂灭性中随饮啄”句:此句以禅宗“寂灭性”为基点,展现佛性本自具足的修行观。“饮啄”取自《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的自然生存状态,此处被赋予禅学新解。释家认为真如本性超越饥饱之相,“随”字既暗合《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修行要义,又与后句“无住著”形成互文,暗示真正的解脱不在刻意求玄,而在平常生活中自然契合佛性。“渴饮饥餐无住著”句:化用六祖慧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禅机。“渴饮饥餐”以最质朴的生存行为,演绎《楞严经》“狂心顿歇,歇即菩提”的顿悟境界。“无住著”三字直指禅宗核心,既否定对饮食的执着,又暗含对修行形式的超越,与临济义玄“着衣吃饭,屙屎送尿”的禅风形成跨时空呼应,展现宋代禅宗“平常心是道”的思想特质。“不患寡而患不均”句:巧妙移植《论语・季氏》的儒家政治理念,进行佛学转译。原句强调社会财富分配,此处转化为破除分别心的佛理阐释。“寡”可解作世俗认知的匮乏,“不均”则指向二元分别的妄念。通过偷换概念,将政治伦理命题升华为“破除我法二执”的修行命题,体现宋代儒释互鉴中“以禅证儒”的思想特质,暗含“心平等则法平等”的禅宗观照。“众生和悦因斯乐”句:收束全篇,揭示修行次第。“和悦”对应《华严经》“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的慈悲境界,“因斯乐”点明“无住”修行的实践价值。此句既延续前文“饥餐渴饮”的现世关怀,又呼应《法华经》“令诸众生脱苦缚”的菩萨道精神,在禅宗“自利利他”的维度上,构建起“即世间而出世间”的修行范式,展现宋代禅教一致的思想趋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下一篇: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