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án

朝代:宋作者:李覯浏览量:1
qiū
lái
zhāng
hàn
ǒu
mǎn
zhù
xiān
hóng
shí
yǒu
shì
líng
jūn
zhī
tuì
退
què
jiāng
xián
ròu
jiāng

译文

秋风起时张翰偶然想起鲈鱼美味,满筷子鲜红鱼肉享用不尽。为何屈原不懂得适时退隐,却把自己的身躯喂给江中的鱼。

逐句剖析

"秋来张翰偶思鲈":秋风起时张翰偶然想起鲈鱼美味,

"满筯鲜红食有余":满筷子鲜红鱼肉享用不尽。

# 筯:一作箸。

"何事灵均不知退":为何屈原不懂得适时退隐,

"却将闲肉付江鱼":却把自己的身躯喂给江中的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屈原》是宋代学者李觏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以张翰因思鲈鱼适时退隐、得享美味为引,后两句以反问指出屈原不知退避、投江殒身的选择,将两种处世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不同人生抉择的评说,表达了对避世自保与坚守理想两种价值观的思考。其以直白的语言、通俗的饮食意象展开议论,风格犀利冷峻,在对比中暗含对人生选择的深刻审视,体现了诗人对现实处世态度的独特观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秋来张翰偶思鲈,满筯鲜红食有余”两句借历史典故起兴。张翰因秋风起思念家乡鲈鱼脍,遂辞官归隐,“思鲈”成为退隐的象征。“满筯鲜红”以鲈鱼色泽鲜美的视觉描写,暗指张翰退隐后得享自在生活,为后文对比埋下伏笔,语言通俗却暗含对退隐选择的肯定。“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闲肉付江鱼”两句以反问切入对屈原的评说。“何事”语气带疑惑与诘问,质疑屈原为何不效仿张翰退隐;“闲肉”一词以略带戏谑的口吻指称屈原躯体,与“江鱼”形成残酷对照,既批判其不知变通,又以冷峻笔触点出其坚守理想的悲剧性。反问与比喻结合,在直白议论中见出诗人对人生抉择的深刻思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覯《戈阳县学北堂见夹竹桃花有感而书》

下一篇:宋·李覯《谢知县徐殿丞示及新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