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宋作者:李覯浏览量:1
jiē
ěr
chóng
lèi
áng
rán
guān
wèi
shí
hūn
xiǎo
yóu
wèi
miǎn
páo
chú
nián
shào
lìng
dòu
zhǔ
rén
pín
jiàn
nìng
zhě
tiān
wài
hóng
鸿

译文

可叹你这禽类,却昂首挺胸,鸡冠和爪子都那么粗壮。你仅仅能知晓黄昏和拂晓,却还是免不了被送上厨房的命运。年少时就被苦苦地驱使去争斗,主人还频繁地呼唤你。难道不想像躲避箭的鸟儿,像天边孤独飞翔的大雁一样远走高飞呢。

逐句剖析

"嗟尔羽虫类":可叹你这禽类,

"昂然冠距粗":却昂首挺胸,鸡冠和爪子都那么粗壮。

"徒为识昏晓":你仅仅能知晓黄昏和拂晓,

"犹未免庖厨":却还是免不了被送上厨房的命运。

"年少苦令斗":年少时就被苦苦地驱使去争斗,

"主人频见呼":主人还频繁地呼唤你。

"宁思避弋者":难道不想像躲避箭的鸟儿,

"天外去鸿孤":像天边孤独飞翔的大雁一样远走高飞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鸡》是北宋李觏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描绘鸡作为禽类,昂首挺胸,鸡冠和脚距粗壮,展现其外观特点。颔联写鸡虽能报晓,却仍难逃被烹煮的命运,流露出对鸡命运的叹惋。颈联指出年少时鸡常被迫争斗,供主人玩乐,反映出其被人驱使的无奈。尾联以天外孤鸿能躲避射猎,与鸡形成鲜明对比,暗示鸡若能像孤鸿般远避,或许能摆脱悲惨命运,实则借鸡的遭遇,表达对世间诸多身不由己现象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全诗语言简洁,托物言志,借对鸡的描述,引发人们对命运和自由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嗟尔羽虫类,昂然冠距粗”,诗人开篇便发出感慨,对着鸡这一羽虫类生物,描述它高昂着头,鸡冠和脚距粗壮。“昂然”一词赋予鸡一种骄傲、神气的姿态,初步勾勒出鸡的外形特征,为下文对鸡的深入描写与寓意阐述做铺垫。颔联“徒为识昏晓,犹未免庖厨”,指出鸡虽然能知晓昼夜变化,通过打鸣报晓,却依然无法逃脱被送上庖厨成为食物的命运。此联在惋惜鸡命运的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无奈,暗示了即使鸡有其独特的本领,在强大的人类需求面前,依然显得无力,引发读者对命运无常的思考。颈联“年少苦令斗,主人频见呼”,描绘了鸡在年少时被强迫参与斗鸡活动,主人频繁呼喊驱使它们争斗。“苦令斗”突出了鸡所遭受的痛苦,“频见呼”则展现出主人对斗鸡活动的热衷,从侧面反映出人类利用鸡来满足自身娱乐需求的现实,进一步揭示了鸡命运的悲惨。尾联“宁思避弋者,天外去鸿孤”,诗人借鸡的处境联想到,鸡为何不像天空中独自飞翔的鸿雁,懂得躲避猎人的箭矢,远离危险呢?此句以鸿雁的自由和明智与鸡的被动和无奈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着人们在生活中应学会审时度势,寻找自由与解脱的途径,而不是陷入被动悲惨的境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覯《送分司吴太博还乡》

下一篇:宋·李覯《又寄龙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