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
xīng

朝代:宋作者:魏野浏览量:1
cháng
dài
chén
xīng
dān
shuì
tóng
yóu
huàn
yìng
shāo
zhōng
宿
huǒ
shū
xià
yǒu
cán
dēng
lín
jiē
duǎn
shū
yuè
bàng
àn
shuāi
róng
dài
bīng
liào
cháo
qín
fān
guài
xún
cháng
yōng
néng

译文

夜晚是如此的漫长,我急切地盼望着能迎来清晨起床的时刻,而那个贪睡的小童,我呼唤他,他却仍然没有回应。烧树叶取暖的炉子里已经没有了隔夜的火,而我读书的阁楼里还留着尚未熄灭的残灯。我站在台阶前梳理着自己的短发,此时月光还洒落在身上,在岸边洗脸时,冰冷的水映照出我衰老的面容。我料想那巢中的鸟儿一定会感到十分奇怪惊讶,因为平常我总是慵懒地睡到中午才能起床啊。

逐句剖析

"夜长乞待得晨兴":夜晚是如此的漫长,我急切地盼望着能迎来清晨起床的时刻,

"躭睡童犹唤不应":而那个贪睡的小童,我呼唤他,他却仍然没有回应。

"烧叶炉中无宿火":烧树叶取暖的炉子里已经没有了隔夜的火,

"读书阁下有残灯":而我读书的阁楼里还留着尚未熄灭的残灯。

"临阶短发梳和月":我站在台阶前梳理着自己的短发,此时月光还洒落在身上,

"傍岸衰容洗带冰":在岸边洗脸时,冰冷的水映照出我衰老的面容。

# 傍岸衰容洗带冰:旧山楼本注:一作傍岸溪云流带冰。

"料得巢禽翻怪讶":我料想那巢中的鸟儿一定会感到十分奇怪惊讶,

"寻常日午起慵能":因为平常我总是慵懒地睡到中午才能起床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晨兴》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以清晨起居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日常场景刻画,展现隐士生活的清苦与孤寂。开篇“夜长乞待得晨兴,躭睡童犹唤不应”以长夜难捱与童仆沉睡的对比,暗含诗人对晨光的迫切期待;“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阁下有残灯”通过“无宿火”与“有残灯”的意象并置,既写取暖之艰难,又显夜读之孤灯相伴的清冷;“临阶短发梳和月,傍岸衰容洗带冰”以“梳月”“洗冰”的细节,描摹晨起梳洗的辛劳,短发与衰容更添岁月沧桑;末尾“料得巢禽翻怪讶,寻常日午起慵能”借禽鸟视角反讽,暗含对世俗作息的疏离,以自嘲笔法收束全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夜长乞待得晨兴,躭睡童犹唤不应。”:首联描绘了一个夜晚漫长,诗人急切盼望着天亮起床的情景。“乞待”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清晨到来的渴望。而跟随诗人的小童却因为贪睡,即使诗人呼唤也没有回应,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从侧面反映出夜晚的漫长以及清晨时分的静谧,为全诗奠定了闲适的基调。“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阁下有残灯。”:颔联通过对烧叶炉和读书阁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清晨的状态。烧叶炉里没有了隔夜的火,说明已经是新的一天开始,而读书阁下还留着残灯,暗示诗人可能读书到很晚,或者夜里醒来有过读书的行为。这两句诗通过对生活场景中物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的氛围,也体现出诗人的生活习惯和对读书的热爱。“临阶短发梳和月,傍岸衰容洗带冰。”:颈联描写了诗人晨起后的动作。诗人在台阶前梳理着自己的短发,月光还洒落在身上,而在岸边洗脸时,水带着冰意,映照出自己衰老的面容。“临阶”“傍岸”点明了地点,“和月”“带冰”则分别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细腻地描绘出清晨的环境特点,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容颜衰老的感慨。“料得巢禽翻怪讶,寻常日午起慵能。”:尾联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诗人料想巢中的鸟儿一定会感到奇怪惊讶,因为平常自己总是慵懒地睡到中午才起床,今天却起得这么早。这一句从鸟儿的角度来衬托自己的早起,富有情趣,同时也再次强调了诗人平日里悠闲、慵懒的生活状态,与今日的早起形成鲜明对比,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魏野《薛端公寄示嘉川道中作次韵和酬》

下一篇:宋·魏野《赠王氏神童昆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