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彩衣年":在你十五岁身着彩衣的年纪,
# 彩衣:同“采衣”。《仪礼·士冠礼》:“将冠者采衣纷在房中南面”。注:“采衣,未冠者所服”。
"承欢慈母前":便在慈爱的母亲面前承欢尽孝。
# 慈:一作恋。,承欢:指侍奉父母。
"孝廉因岁贡":凭借孝廉的品行被推举参加岁贡,
# 岁贡:古代诸侯郡国定期向朝廷推荐人才的制度。,孝廉:应明经试者之称。每年州举秀才、孝廉送尚书省参加考试,称岁贡。
"怀橘向秦川":你带着对母亲的孝心前往秦川。
# 秦川:此指泾川。,怀橘:思亲、孝亲的典故。
"四座推文举":在座的人都推崇你有孔融般的才华,
# 文举:指孔融。
"中郎许仲宣":也如同蔡邕赞许王粲那样,众人对你的才学十分认可。
# 仲宣:指王粲。
"泛舟江上别":我们在江上乘船作别,
"谁不仰神仙":谁不仰慕你这样才德兼备的人呢。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首联“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点明张参年少,“十五彩衣年”描绘出他在少年时身着彩衣,于母亲面前承欢尽孝的温馨画面,生动展现出其作为孝子的形象,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体现了浓浓的亲情氛围。颔联“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孝廉因岁贡”说明张参因品行兼优被推举为孝廉,进而通过岁贡参加明经科考试。“怀橘”运用陆绩怀橘遗母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他的孝心,同时也暗示他此去泾州觐省母亲,巧妙地将张参的孝行与行程联系起来。颈联“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以“推文举”“许仲宣”两个典故,将张参比作才高的孔融(文举),得到如同蔡邕(中郎)般人物的赞赏,从侧面烘托出张参才华出众,受到众人的认可和推崇,丰富了人物形象。尾联“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描述送别场景,在江上乘船与张参作别。“谁不仰神仙”运用夸张手法,说众人都仰慕张参,既表达了对他才德兼备的高度赞美,又借众人之“仰”,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钦敬之情,余味悠长。
上一篇:唐·窦群《春雨》
下一篇:唐·岑参《初授官题高冠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