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肌莹净":洁白莹净的外皮,
# 莹净:晶莹透净。
"隔鲛绡贴衬":像隔着一层薄纱,
# 鲛绡:传说为鲛人所织之绡。
"猩红妆束":衬着里面猩红色的果肉,如同精美的妆饰。
"火伞飞空熔不透":烈日像火伞一样高悬空中,却融化不了它,
# 熔:消熔。,火伞:指夏日之烈如火伞高张。
"一块玲珑冰玉":它就像一块精巧剔透的冰玉。
"破暑当筵":在宴席上驱散暑气,
"褪衣剥带":剥开它的外皮,
# 衣:指外壳。,褪:脱去。
"微露真珠肉":微微露出珍珠般的果肉。
"中心些子":中间的果核只有一点点,
# 中心些子:指果核。
"向人何大焦缩":对着人显得多么干硬缩小。
# 焦缩:指果核黑色。
"应恨旧日杨妃":大概会怨恨当年的杨贵妃,
# 杨妃:唐明皇贵妃杨玉环,喜食荔枝,常派人往福建、广东、四川等地运送新鲜荔枝。
"尘埃走遍":让自己一路风尘,
"向南闽西蜀":从南方的闽地、西边的蜀地被运送而来。
"困入筠笼消黯搅":被关在竹笼里,变得黯淡无光,
# 消黯:伤神失色。,筠笼:竹等。
"香色精神愁蹙":连香气、色泽和生机都像带着愁绪般紧缩。
"赖有君谟":幸好有蔡君谟,
# 君谟:即宋之蔡襄,字君谟,福建人,著有《荔枝谱序》。
"为传家谱":为它写下《荔枝谱》,
"不弃青黄绿":没有遗漏青、黄、绿等不同品种。
# 青黄绿:指荔枝品类繁多,色味不一。
"到头甜口":归根结底,它滋味甘甜,
"是人都要园熟":凡是人都喜爱它成熟时的美味。
# 是人:凡人,指所有人。
1. 分段赏析
上片紧扣荔枝外形与特性展开描写。“素肌莹净,隔鲛绡贴衬,猩红妆束”以比喻入手,将荔枝的白壳比作莹净的肌肤,红瓤比作隔着薄纱的猩红装饰,生动勾勒其外观。“火伞飞空熔不透,一块玲珑冰玉”用“火伞”形容烈日,突出荔枝在酷暑中如冰玉般清凉的特质,对比鲜明。“破暑当筵,褪衣剥带,微露真珠肉”以拟人化的“褪衣剥带”,写剥开荔枝的动作,将果肉比作珍珠,尽显其鲜嫩。“中心些子,向人何大焦缩”则细致到果核,点出核小而干缩的特点,观察入微。下片借历史典故拓展意境。“应恨旧日杨妃,尘埃走遍,向南闽西蜀”关联杨贵妃嗜荔枝的典故,写荔枝被从闽蜀长途运送的艰辛,赋予其“恨”的情感,似在同情其遭遇。“困入筠笼消黯搅,香色精神愁蹙”进一步描绘荔枝被装入竹笼、失去鲜活的状态,以“愁蹙”拟人,强化怜惜之意。“赖有君谟,为传家谱,不弃青黄绿”提及蔡襄(字君谟)撰写《荔枝谱》记录品种,庆幸荔枝品种得以留存。结尾“到头甜口,是人都要园熟”回归荔枝本身,点出其成熟后甘甜可口、受人喜爱的特质,收束自然。